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株洲市辖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及最佳组织形式比较

发布时间:2018-08-13 15:4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业收入需求水平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与地区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经营,对提高农业科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利用宏观数据深入分析株洲市辖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法对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以及企业在农业经营中的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对不同组织形式进行农业生产优势、弊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株洲市辖区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形式为家庭经营型。通过分析农户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结构和水平,建立期望收益下种值规模的公式确定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过测算:为达到人均约33000元的收入,针对粮食作物,种粮兼业户人均种植适度规模为0.91-1.04公顷、种粮大户人均种植适度规模为2.92-3.06公顷、家庭农场户均经营规模不低于4.46公顷;针对蔬菜作物,非大棚类种植户人均种植适度规模为0.24-0.32公顷、大棚类种植户人均种植适度规模约为0.15公顷即可。此外,还提出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通过频率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求得,每个合作社、企业基地适度经营规模宜为10.08-24.78公顷,且从当前劳动密集型土地集约利用角度考虑其带动农民数在67-167人为宜。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促进株洲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level of farmers'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income has been gradually raised,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 which is suitable to the level of regional productive forces,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mo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appropriate scale management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Zhuzhou municipal district by using macro data,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family management, co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i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est for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Zhuzhou City is family management.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input and outpu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farmers,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agricultural land is determined by establishing the formula of the scale of crop value under expected income.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in order to reach the average income of 33000 yuan per capita, for grain crops, the moderate scale of grain planting per capita is 0.91-1.04 hectares,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planting per capita is 2.92-3.06 hectares for large grain farmers, and the scale of family farm households is not less than 4.46 hectares. For vegetable crops, the moderate scale of planting per capita is 0.24-0.32 ha for non-greenhouse growers and 0.15 ha for greenhouse growers. In addition,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enterprise cooperative family farm" is put forward. Through frequency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each cooperative and enterprise base should be 10.08-24.78 hectares. From the angle of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bor-intensive land, it is suitable to drive the number of farmers in the range of 67-167.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Zhuzhou's moderate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正福;农业家庭经营规模的合理界限[J];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06期

2 雷国富;文虎;徐立;;对耕地适度经营规模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1988年05期

3 张士刚;选择致富项目三忌[J];乡镇论坛;1994年03期

4 王永年;中小企业与跨国经营[J];中国乡镇企业;2002年06期

5 秦志忠;经营企业也是经营“主义”[J];光彩;2003年11期

6 白振锋,樊燕平;贫困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年08期

7 艾云航;发展产业化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J];上海农村经济;2004年10期

8 李六石;略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约机制[J];农业经济;2005年01期

9 苏生平;薛瑞祥;陈宝宽;杨玉萍;;规模蔬菜园艺场高效经营之要诀[J];中国蔬菜;2010年07期

10 潘如军;;论小银行经营规模扩张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增福;;青海农户经营行为分析[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2 胡星池;杨文会;;试论土地适度经营规模[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3 朱振惠;左志龙;李凯;;充分利用窗口优势依托实业发展贸易的调研思考[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4 周洋;林尔鼎;;对农技推广体系开展连锁经营的探讨[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5 石治平;吴爱云;;银行经营的适度规模及其控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韦艳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难的思考与对策[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7 王蒲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微观经营体制的变革与思考[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王桂霞;李文欢;翟羽佳;;中国肉牛主产区的空间布局与经营规模变动分析[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9 李燕琼;;日本政府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效果给我国的启示[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瑞;沈卫德;许雅香;卫正国;陈玉华;李兵;;低成本规模化养蚕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的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德联;十四局集团经营规模质量双提升[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2 张力钧;山西459家民企经营规模逾亿元[N];中国税务报;2007年

3 记者 董立巍 通讯员 张沛然;经营工作龙头地位不能动摇[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李杰文 潘月胜 刘玉敬;农科院系统咋经营种子[N];农民日报;2002年

5 赵其红;依法经营全力规避经营风险[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6 侯力达;打破跨区连锁经营的共性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乔金亮;经营规模适度 严防过度集中[N];经济日报;2014年

8 通讯员 邓华 陈明星;十七局集团三公司经营总量质量同步提升[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张启堂 本报通讯员 朱学凤 龚立娟;品牌好,更要经营好[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10 ;认清形势 开拓创新 全面提升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能力[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胜;城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2 屈小博;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市场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薇;林农家庭结构特征及其对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姜念;农户扩大林地经营规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俞佳佳;农村流动经营者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许惠萍;晋江市无照经营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5 崔少瑞;开封市种粮大户经营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年

6 邹友好;上海A公司连锁菜场经营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余意;株洲市辖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及最佳组织形式比较[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8 潘洵;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吴勤文;连锁经营规模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81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181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