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贫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4 14:06
【摘要】: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我国范围内开展新农保制度的试点工作,农民养老金待遇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新农保制度已成为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基本制度安排,已覆盖绝大多数农村适龄人口。进入21世纪后,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养老压力在逐渐地加大。为了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尤其是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缓解农村贫困以及老年贫困是目前我国新农保制度的首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贫困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和相关贫困理论出发,结合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及新农保制度现状,探寻新农保制度在降低农村贫困率、减轻农村贫困程度以及缓解农村返贫现等方面的减贫效果,综合分析现阶段新农保制度减贫效果当中主要存在着政府财政失责、集体补助缺失、新农保养老基金运营管理机制不完善、青年农民参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我国新农保制度的减贫效果受到了严重阻碍。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建议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以进一步加强我国新农保制度的减贫效果:第一,加快财政机制建设,落实新农保制度政府责任,包括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养老基金运营流程、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等;第二,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夯实新农保制度经济基础,包括拓宽农民缴费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技术发展、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等;第三,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率,加强新农保制度群众基础,包括加大宣传力度、优化经办机构办事流程、缩小捆绑政策范围等。推动我国农村的减贫效果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Abstract]:In September 2009, the State Council decided to carry out the pilot work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treatment of farmers' pension as an important livelihood project. At present,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has become the basic system to protect the life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covering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of appropriate age. After entering the 21 st century, the aging trend of our country is obvious, the social endowment pressure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aged, especially in the poor areas, alleviating the rural poverty and the elderly poverty is the primary goal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endowment insurance of poverty,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and related poverty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old-age securit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 reducing the rural poverty rate, reducing the rural poverty level and alleviating the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main financial default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at the present st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ack of collective subsidy the imperf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new rural pension fund and the weak consciousness of the young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surance system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has been seriously hindered.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proposes to take the following three measur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first,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echanism and implement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These include increasing financial subsidies, perfecting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pension funds, and rationally allocating financial resources; second, speeding up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onsolidating the economic base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cluding broadening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pay fees. Strengthen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mplement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etc. Third,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rural residents, strengthen the mass base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including increasing publicity efforts, and optimize the work flow of the agencies. Narrow the scope of binding policies, etc. We shoul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areas,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89;F842.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进一步提高对新农保试点工作的认识[J];山东劳动保障;2009年12期

2 立;;“新农保”应重点关注三大群体[J];南方农村;2010年02期

3 志平;;吉林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百日行动”取得实效[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6期

4 博广;;新农保需要新思维[J];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05期

5 ;推进新农保 惠民助养老——我省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情况综述[J];四川劳动保障;2010年05期

6 张作哈;;四川省新农保试点取得积极进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09期

7 ;新农保应真正解决百姓养老难题[J];协商论坛;2010年10期

8 陈俊香;;“新农保”政策宣传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12期

9 田学辉;张瀚元;刘婕;;新农保制度试行的必要性与几点建议——基于老农保制度的反思[J];学理论;2010年34期

10 ;防城港市将启动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工作[J];人事天地;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雪芳;;基于公共政策的新农保制度研究[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轶;姜洁;;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何晖;;新农保地方财政补贴风险识别与评估——基于湖北省13个地区的考察[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杨再贵;曹园;;新农保政策变量及人口增长率的优化[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5 郑永君;;政府动员与传统观念:新农保政策的实践困境研究——基于川北SL村的观察[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6 成志刚;曹平;;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湖南省试点县数据的分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7 宋明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陈之楚;范志萍;滕新春;;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晓红;南京新农保今年将实现全覆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2 句容赤山湖管委会 王辉;做好新农保工作的几点思考[N];镇江日报;2009年

3 江西省湖口县委 王玉初;财政困难也要搞好新农保[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4 袁浩;用发展眼光抢抓新农保[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5 通讯员 菅强 刘维新;农行为内蒙古百姓开辟新农保“绿色通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6 ;全力推进服务“新农保”工作实现新突破[N];中国邮政报;2010年

7 宋宝安 吉林大学;新农保试点期限不宜过长[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8 通讯员 肖桂东;“新农保”年内覆盖全地区[N];阿克苏日报;2010年

9 何小伟;推进“新农保” 应避免强制参保[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记者 杨燕;全面实施新农保造福广大农牧民[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宏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冯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范辰辰;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华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财政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会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李大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张民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苏树松;新农保制度运行中的公平正义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高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陈同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价[D];山东大学;2015年

7 周峰;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高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刘娣言;山西省柳林县新农保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10 王俊杰;湖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83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183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