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户分化对农村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1456个农户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8-28 17:07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是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发生的主要诱因,这一行为还取决于被调查者自身和家庭禀赋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产权安全感知差异。研究结论:应该充分考虑异质化农户的行为差异,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并将就业能力提升、农地流转、住房保障、权益保护与宅基地退出制度安排有效匹配,从而进一步促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Abstract]:Objective: to reveal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ithdrawal behavior of rural househol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 differentiation. Methods: literature method and Logistic mode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easant households is the main inducement for the farmers to withdraw from the homestead. This behavior also depends 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spondents themselves and the family endowment and the resulting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property rights security.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behavior difference of heterogeneous farmer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paid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homestead in economically backward areas, and promote the employability,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housing security.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effectively matched with the arrangement of homestead withdrawal system,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withdrawal of idle homestead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3004)
【分类号】:F321.1;F3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司+农户”创新土地制度[J];长江蔬菜;2002年07期

2 董利群;探寻土地制度与农民增收的关系[J];经济论坛;2003年21期

3 李俊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反思——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说起[J];民主与科学;2004年05期

4 赵其卓;温亚利;;传统农业地区农民土地制度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5 张丽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揭新华;;多元化土地制度与农村第二期现代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陶林;;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8 贺雪峰;;中国土地制度向何处去[J];学习与实践;2009年06期

9 贺雪峰;;警惕浪漫主义土地改革[J];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17期

10 汪东升;李继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效应分析[J];求实;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土地制度改革座谈会[A];土地制度改革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红宇;;农村土地制度需要大的改革和创新[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3 蔡继明;;要尽快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A];当前形势与改革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1年

4 靳婷;;浅谈印度土地制度[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陈荣荣;;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双;刘小娟;;变革二元土地制度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7 张厚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大变革[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郭振杰;;从林地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比较看我国林地制度的完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9 张作云;;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缺陷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袁伟东;;建设新农村要树立新思维——谈现有土地制度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晟;土地制度改革需循序渐进[N];上海金融报;2013年

2 刘保奎;将城郊作为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3 ;土地制度发生变化[N];新农村商报;2013年

4 省国土资源厅总规划师 盛乐山;推进土地制度改革[N];浙江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于萍;松绑限购不如改革土地制度[N];中国证券报;2014年

6 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文贯中;解析中国特色的民工荒[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丁华乾;土地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的突破口[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周芙蓉;土地制度再创新 城乡统筹探新路[N];东方城乡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孙春芳;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刻不容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城市化:寄望于土地制度改革和社区自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冯继康;中国农村土地制度[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汪先平;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邵彦敏;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新烽;南非土地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王丽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7 郭亮;地根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胡伟伟;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张悦;基于意识形态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1949-2009)[D];辽宁大学;2010年

10 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伊连娜;中国与俄罗斯土地制度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胡艳红;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启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桃桃;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赖振博;富锦市垦区与农区农户经营行为差异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白钢;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郑思宇;路遥小说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D];湖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杨丹;土地制度影响下的关中乡村住宅空间形态变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张草;从金文看西周的土地制度[D];河北大学;2016年

9 唐一钧;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曹海云;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基本经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10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10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