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效率的洞庭湖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3 17:37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内容。洞庭湖区作为湖南省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是其支柱产业,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着洞庭湖区整体的经济增长情况。受水体、土壤、大气等污染影响,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也逐渐增加,这不利于洞庭湖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洞庭湖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基于生态效率相关理论的分析基础之上,对洞庭湖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展开研究。本论文共7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洞庭湖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并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率相关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概述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第四章是发达国家和国内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借鉴,简要概述了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鹤壁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期为洞庭湖区提供参考。第五章是通过生态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型的分析,提出产业链立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资源综合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物质优化配置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洞庭湖区生态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六章是基于生态效率发展洞庭湖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提出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提升洞庭湖区农业的综合价值;依托循环经济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顺利运行;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为生态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旨在促进洞庭湖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七章则是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洞庭湖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从绿色、生态理念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托于生态效率来改革经济发展方向,进而实现洞庭湖区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core of moder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conten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region in Hunan Province, agriculture is the pillar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of Dongting Lake reg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ater, soil and atmosphere pollu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Dongting Lake area is gradually deteriorating, and the proba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theory.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and establishes the research idea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area,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area.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omestic areas, and brief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Germany, Japan and Hebi reg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ongting Lake reg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rough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 proposed the industry chain three-dimensional agriculture circular economy pattern, the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griculture circulation economy pattern, Material optimal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model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Dongting Lake region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The sixth chapter is based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to develop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agriculture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to rely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ircular economy, to promot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model, to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and the prospect of further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s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needs to reform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from the view of green ecological concept and local reality and then realiz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淑阁;关于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2期

2 顾尚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有文章可做[J];农村百事通;2005年17期

3 李广祖,张吉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山东经济;2005年04期

4 杨其光;浅淡农业循环经济[J];安徽科技;2005年09期

5 任丹丹,王宪恩,陈英姿,王秀萍;基于4R原则的农业循环经济初探[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4期

6 李荣生;;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及战略意义[J];中国农村科技;2005年12期

7 王姝;浅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农业经济;2005年01期

8 李克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顾永祥,唐才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J];上海农村经济;2005年03期

10 刘家;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J];四川农业科技;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平;;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毕节试验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2 任丹丹;王宪恩;;基于4R原则的农业循环经济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3 丁卫建;齐鑫山;;农业循环经济的结构、模式与配套技术[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陈诗波;王超;;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现状分析[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丁卫建;齐鑫山;;农业循环经济的结构、模式与配套技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卞丽娜;李继伟;李建国;;农业循环经济与秸秆的综合利用[A];第六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四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彰大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文集[C];2006年

7 马同富;黄梦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8 董淑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9 刘荣章;曾玉荣;丁中文;翁伯琦;;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长英;钟卫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邋李世平;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N];人民日报;2008年

2 黄海燕邋鲍蔓华;宁波市农业局带提案人到现场答复提案[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杨文;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本报通讯员 史春;阜阳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沙洋县委书记 郑中华;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N];湖北日报;2010年

6 离石区红眼川乡政府 胡名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浅谈[N];吕梁日报;2010年

7 记者 徐和平;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N];湖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惠程华 本报通讯员 王凤君;西开集团 打造农业循环经济新名片[N];甘肃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郭力方;农业循环经济将建激励补偿机制[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通讯员 王政;黄梅农业循环经济释放立体效益[N];湖北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文;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翟绪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杨;洞庭湖三口地区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建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毛晓丹;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潮;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梅;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缪金狮;山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安海燕;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郁利燕;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形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龚远星;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法律政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郝志龙;内蒙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8 司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韩芹芹;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与初步应用[D];青岛大学;2007年

10 张永洁;辽宁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20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20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