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TOPSIS model, spatial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and 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correlation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unty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 in Hebei Province. With a view to local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o provide suppo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 2013,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county area of Hebei Province showed obvious spatial directionality 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was higher in the south-central east plain region, followed by the north and west regi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lags behind. 2)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the county area has stro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egional convergence is obvious, and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HH) is the main type in the south of Hebei Province. Compared with the OLS model, the GWR model has advantages in revealing the non-stationar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mong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selected in the study, topographic factors have grea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t county level. The effects of cultivated land management scale and planting structure on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but on the whole are positive. It is suggested that appropria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plateau counti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cultivated land management and adjusting the proportion of crop planting,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plain counties by changing other economic factors.
【作者单位】: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193,41401203)资助
【分类号】:F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顺增;关于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J];苏南乡镇企业;2001年07期
2 王迎希;县域农业经济如何应对“入世”[J];内蒙古宣传;2002年04期
3 乌学敏,王瑞烽;县域农业经济如何在入世后的激烈竞争中谋求发展[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4 王春;论县域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陈志德;吉林省县域农业现代化对策探析[J];新长征;2004年13期
6 黄文炎;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年10期
7 章新华;;试论信息化与县域农业竞争优势的形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耿红军;;县域农业信息供需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04期
9 于新凯;李子彪;张爱国;;河北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0年06期
10 闫晓峰;;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如何提升[J];人民论坛;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平;;以创新为动力 促进县域农业发展[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罗春发;;新形势我国县域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李玉华;;加入世贸组织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志德;;论老工业基地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省边疆经济学会课题组;;三江平原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思考——以佳木斯市所辖六县(市)为例[A];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C];2004年
6 陈志建;;桂林市城区及所辖县域农业生产率测算[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杨钧轴;齐向前;;城郊型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与实践[A];200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宝民 林涛 李子彪 张爱国;县域农业需要本地化技术平台支撑[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朱丽;农业专家热议县域农业发展创新之道[N];科技日报;2012年
3 张印平;关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4 陈树德;为加强县域农业科技工作出实招[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朱莉萍;为县域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N];团结报;2013年
6 孙楚强(黄梅县委副书记);加快县域农业结构调整[N];湖北日报;2002年
7 黄金生;县域农业思路待转[N];中国联合商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巩大洲 通讯员 高兴荣;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之路[N];陇东报;2012年
9 通讯员 燕兆林;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县域农业发展[N];中国特产报;2005年
10 张强 张革风;支持特色农业助民富[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云飞;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庆;浅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赵之友;县域农业科学发展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张金萍;基于IANN的县域农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长祥;黑龙江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邢立良;县域农业支持政策及其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薛菲;基于TOPSIS方法的黑龙江省县域农业经济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4 张玉坤;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5 于晶晶;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水价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6 汪明君;我国县域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7 涂陕军;信息化与重庆市忠县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史文宪;山东省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9 连华;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张丹;大荔县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2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9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