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演进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6 16:24
【摘要】:综合运用微观经济模型、比较分析、逻辑归纳等方法,研究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演进机理,以提炼和总结宅基地流转的演化动力和变迁方向。结果表明,农村宅基地形成了一条从农民自发流转到政府探索主导流转,从实物流转到指标(发展权)流转的演进路径。其实质机理是交易主体、交易机制和建设用地指标适用范围的不断变化,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寻求土地报酬最大化或土地收益分配格局调整的结果,而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稀缺性程度以及政府选择性政策则构成宅基地流转模式变迁的外部推力。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福利,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应强调市场竞争性、探索农民自主宅基地治理模式;并协同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征地制度及政府权力规范等相关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Abstract]:By means of microeconomic model,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logical indu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path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rural homestead transfer mode, in order to refine and summarize the evolutionary motive force and vicissitude direction of the homestead circ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ral homestead has formed an evolutionary path from the spontaneous transfer of farmers to the government-oriented circulation and from the physical circulation to the transfer of indicators (right to development). Its essential mechanism is 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ng subject, the trading mechanism and the index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is the result of the economic subject seeking for the maximization of land reward or the adjustment of land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society. The scarc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government's selective policy constitute the external thrust of the change of homestead transfer mo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armers' welfare,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homestead in the future should emphasiz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explore the governance mode of farmers' autonomous homestead. And coordinate with urban and rural unified hukou registration,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and government power norms and other related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效应与管理政策”(编号:13YJCZH249)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编号:2016-CXTD-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全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法律分析、操作困境和出路[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卢梦霖;;谈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3 凌申;;关于农村宅基地流转保障机制的研究——以江苏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4 杜忠连;;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可行性分析——由农村融资难引发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1年02期

5 关江华;;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综述[J];新疆农垦经济;2012年06期

6 黄忠华;杜雪君;虞晓芬;;中国宅基地流转研究综述[J];中国房地产;2012年10期

7 吴其生;;浅谈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及对策建议[J];江西测绘;2013年02期

8 国土资源部宅基地流转纠纷研究课题组;;农村宅基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及完善[J];国土资源;2013年12期

9 范文敏;厉国威;;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流转评估的探讨[J];新会计;2014年07期

10 赖德华;宅基地流转不宜受限制[J];中国土地;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玲霞;黄朝禧;;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海鹏;李萍;潘雅茹;唐瑭;孙芙蓉;;利益博弈视角下宅基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其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继红;李思谕;;加强宅基地流转管理的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5 章波;魏西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北京市郊区为例[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帮友;赵亚萍;张安明;;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驱动力和收益分配探讨——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7 郑占;;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外部经济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亚萍;邱道持;冯玲玲;石永明;黄岩;;促进宅基地流转,服务新农村建设[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9 周婧;杨庆媛;翁才银;戴佩淇;苏康传;;基于兼业行为的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宅基地流转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王延强;陈利根;;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宅基地流转分析——从不同流转模式对农户集中居住影响的角度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楠;广东转户农民宅基地流转或先在本集体内试行[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蒲觉敏;广东:农村宅基地流转破冰在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3 王石壮子 李福民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国土资源局;让宅基地流转有规可循[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鹏;广东宅基地流转有限破冰[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5 米妮;宅基地流转当正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全四清 牛卫国 白洁;新农村建设呼唤宅基地流转机制[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7 李天际;北京宅基地流转尝试曲线“突围”[N];中国建设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魏黎明;广东“探路”宅基地流转[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于兵兵;广东低调试点“宅基地流转”[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宛霖;胡存智:宅基地流转不一定通过买卖[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星璐;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焕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田迎晓;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刘伯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马奔;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农户福利效应[D];南京大学;2014年

6 杨蔓;山东省鱼台县S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刘思卉;武汉市江夏区农村宅基地流转整体性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宋晗;宅基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朱建南;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10 李映达;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14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314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