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3 15:11
【摘要】: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相关主体按分工和主要作用进行分类,分别建立了调控者与成果供给方、调控者与成果需求方以及成果供给方与成果需求方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基于博弈论思想分析了各主体之间的行为。指出,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以及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增强农户使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同时减少对科研机构的监督成本,促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功实现。
[Abstract]: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relevant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main roles, and establishes the game models between the regulator and the supplier, the regulator and the demand side, and the supply side and the demand side, respectively. And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game theory, the behavior of each subject is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subsidy to farmers and make relevant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to use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supervision cost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romote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甘肃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052CRA195)
【分类号】:F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辉;杨海芬;赵增锋;田东良;;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主体的行为博弈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王小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年03期

3 丁自立;焦春海;郭英;王艳明;;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陈希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5 陈斐,康松,康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04年01期

6 王济民;刘春芳;申秋红;梁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模式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02期

7 张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运行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李艳军,康国光;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市场性及市场机制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1期

9 王敬华;钟春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02期

10 王生林;马丁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学分析与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雨,宋玉丽;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意义及现状[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2 詹存钰;张永泰;严巧玲;何榕;;农业共性技术及其推广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3 陈毛华;曹流俭;;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4 王宇露;;粮食主产区建设的科技效应及其释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5 孟鹤;;信息技术条件下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的实践与创新——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6 向仕容;罗华伟;;博弈论方法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7 何春燕;郑顺林;;科技进步对四川省农业发展贡献的时空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8 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9 张忠海;方崇;;TOPSIS模型在农业科技成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10 查付书;;对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几点认识[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骆颖俊;曾倩;成春;陈继顺;;对昆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探讨与思考[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卜云龙;;责任、创新、健康、和谐——兼谈农业工程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傅正华;雷涯邻;;北京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初步构想[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增福;黑龙江省种粮大户经营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蕾;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制度及其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增旭;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支持与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12年

4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5 樊启洲;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6 于永德;科技组织制度与农业技术进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8 商五一;新时期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扈映;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彭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郭建伟;潍坊市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陈加红;亦花亦药植物使君子高产优质栽培模式与推广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韩孟华;北京市农业推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剑程;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介百梅;我国地方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7 曾欣龙;基于工作满意度评价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8 叶静;农村社区建设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君;农业科技特派员持续参与推广工作意愿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徐金辉;浙江省平湖市专利激励政策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仕容;罗华伟;;博弈论方法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2 李辉;杨海芬;赵增锋;田东良;;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主体的行为博弈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孙进昌;张翠萍;张必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1期

4 谢正升;;关于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1期

5 杨金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北方园艺;2005年03期

6 杨晓华;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J];中国林副特产;2002年01期

7 宣锋;费广凡;;浅议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1年01期

8 张铁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9 杨辰海;李岩;尹庆珍;姚翠平;乔振勇;李辰荣;;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10 柏振忠;王红玲;;新阶段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蔺丽莉;[N];中国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王孝莹;农业产业组织行为主体博弈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岚;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新华,胡晓钟,王钰;农业科技成果本身是促进转化的决定因素[J];农业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2 郑洪;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3 纪开芳,杨丽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02年02期

4 张恒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2年06期

5 张青霞;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8期

6 徐春花,查道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何困难重重[J];经济论坛;2003年16期

7 查金祥,周三中;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自我组织机制[J];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8 高原,李景岭;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特征及加快转化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03期

9 赵熙玲,高照荣;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长入经济[J];安徽科技;2003年06期

10 苏泽胜;浅谈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J];农业科技管理;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涛;彭泉开;康松;;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2 巩毅刚;付艳;张明岩;赵华;刘洪霞;王菁菁;毕文胜;;多措并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林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问题探讨[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骆颖俊;曾倩;成春;陈继顺;;对昆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探讨与思考[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孙娅范;余海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6 程水源;王世强;;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子分析[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马同富;;关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思路的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8 施宏伟;索利娜;;基于服务创新网络的城乡统筹与陕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9 陈世昌;陈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有效途径——兼谈农村技术市场培育和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孟凡博;孙英玲;;辽宁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分析与评价——基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调研[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政协常委 陈汉杰;江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有作为[N];光华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章国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待加快[N];光华时报;2006年

3 记者 胡蕊蕊;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N];九江日报;2007年

4 古宁;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吸引众多目光[N];嘉兴日报;2007年

5 李志峰;重庆10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590万元资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于远德邋春燕;我省十八项农业科技成果获资助[N];吉林日报;2007年

7 昆财;昆山财政助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郑惊鸿;中央投入带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N];农民日报;2007年

9 石明山;吉林农业科技成果十八项获国家资助[N];农民日报;2007年

10 贺根生;农转资金助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薛庆林;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叶良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盛国辉;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张艳华;公共产品视角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赵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玉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机制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5 介百梅;我国地方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6 丁军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赵玉洁;天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赵敏;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淑颖;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10 李显;农业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系统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51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351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