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区域差异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7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come level also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4,268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income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differences of the income levels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ast regions, and established a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income. To test the heteroscedasticity problem and choose the optimal regression method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on the income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solute income gap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the largest, the western region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absolut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northeast regions is in the middle position. In the analysis of relative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relative income gap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is relatively large, followed by the northeast and western regions. In terms of human capital, the labor incom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affected by the human capital factor, the central reg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years of employment and the expanding human capital, and the western region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human capital factor. The northeast area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basic human capital except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the number of skill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erms of social capital, the incom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Chinese New year worshippers and the number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of foreign students, while the number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of local students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people visiting the New year.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情境性自我认同的地位消费行为双路径形成机制研究(7160206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状况与消费行为研究(12JZD028) 吉林大学劳动关系专项研究课题: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及其群体地位研究(2015LD002)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小刚;刘晶仁;李丽清;;“流工”还是“留工”:农民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5年09期
2 石娟;;最低工资对农民工的就业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5年02期
3 尉建文;赵延东;;权力还是声望?——社会资本测量的争论与验证[J];社会学研究;2011年03期
4 叶静怡;周晔馨;;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5 王卫东;;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J];社会;2009年03期
6 孙小素;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问题探讨——与何晓群教授商榷[J];统计研究;2005年11期
7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金晓彤;崔宏静;;新生代农民工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析——基于社会支持、社会比较倾向的调节作用[J];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丹;陆迁;徐涛;;社会网络、信息获取与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赵晓波;崔宏静;李茉;;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7年04期
3 程欣炜;林乐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代际传承对农业转移人口金融市民化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06期
4 王晓蒙;张永辉;;新旧社会资本与农户收入[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11期
5 朱丽;柳卸林;刘超;杨虎;;高管社会资本、企业网络位置和创新能力——“声望”和“权力”的中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06期
6 钟荣桂;吕萍;;中国城乡住房市场融合:土地制度改革与户籍制度改革[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6期
7 唐立强;周静;;社会资本、就业身份与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基于CGSS2013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7年05期
8 邓可斌;;银行关联如何缓解融资约束:直接机制还是间接机制[J];当代财经;2017年05期
9 周玉龙;孙久文;;社会资本与农户脱贫——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7年04期
10 张雪妮;郭清;陈浩;章宝丹;王玮珏;周驰;;杭州市初产妇社会网络现状及其对产前抑郁的影响分析[J];健康研究;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润东;周敏;;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2 黄祖辉;戴国琴;;发达地区农村外来农民工流动意愿和动因调查——以浙北两村外来农民工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梁玉成;;社会资本和社会网无用吗?[J];社会学研究;2010年05期
4 张晓丹;;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5 李晓春;何平;;最低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王焕举;;80、90后农民工的幸福观[J];法制与社会;2010年19期
7 周大鸣;姬广绪;;回流的主位视角:企业农民工流动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谢勇;;最低工资制度在农民工就业中的落实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9 叶静怡;衣光春;;农民工社会资本与经济地位之获得——基于北京市农民工样本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年01期
10 王卫东;;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J];社会;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傅晨;谢小蓉;;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刍议[J];南方农村;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陆海华;;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1期
5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7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8 盛昕;;直面新生代农民工[J];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06期
9 徐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心理状况的社会性归因分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10 长子中;;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北方经济;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广琴;社会保障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马红玉;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10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2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92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39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