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0 09:35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能否妥善处理农业问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路。 泰安市通过建立政策法规、培养技术人才、稳定资金投入、强化自然资源、作好宣传教育等措施,建立保障体制,立足泰安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做大做强瓜菜、畜禽两大支柱产业,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同时加快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广“一池三改”模式,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我市农业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泰安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借鉴国内外农业循环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针对制约泰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提出了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1、引言。主要说明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该部分是理论综述部分,概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等7种理论,并介绍了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特点、基本原则。 3、泰安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分析。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概括,然后对泰安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地域系统划分,并评述了泰安可供借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4、泰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泰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并利用SWOT分析法和调查问卷分析法研究了泰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条件。 5、泰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针对制约泰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7
本文编号:2473546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 马慧,姜云,吴益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2004年01期
3 胡金梅;;浅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J];北京农业;2011年30期
4 叶吉儒;;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5期
5 林昌虎;林绍霞;何腾兵;唐志坚;张清海;;以秸秆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6 丁广;;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J];中国工程咨询;2006年12期
7 朱丽娟;吴焕;孟雪靖;;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8 刘渝;杜江;;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0年08期
9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年04期
10 李克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473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7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