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历史空间数据可视化与经济史研究——以近代中国粮食市场为例

发布时间:2019-08-05 09:50
【摘要】:本文梳理了历史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在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中使用的发展脉络,探讨了未来经济史研究领域利用可视化手段的可能性。同时,以清代南方粮价空间分布和粮食运销网络为例说明了如何对历史空间经济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清代南方地区米价从东到西的四个空间梯度,同时根据旧海关统计中的"多种粮食"贸易源汇数据,在分析其空间属性基础上定量重建了20世纪30年代的粮食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可视化能够在原始史料"二次整理"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方面有着很好的学术前景。
【图文】:

历史空间数据可视化与经济史研究——以近代中国粮食市场为例


传播手段自然是不言而喻了。这样的发现,使得斯诺对流行病学有了开创性的贡献,并成为其奠基人之一。①这种数据可视化的研究方式过于超前,那个时代的大部分人认为鞣制皮革和制皂过程产生的恶臭导致了霍乱。斯诺发现的霍乱传播成因与大众观点迥异,因此受到了广泛质疑。比如有的评论说“他有展示任何实际的证据吗?没有!”。②1855年,其自费出版的著作《霍乱的传播模式》(TheModeofCommunicationofCholera),刊登了那个当时毫不起眼,但现在享誉世界的历史死亡信息可视化地图(图1)。可惜这本书仅仅卖出去了56本,堪称惨淡。图11853年苏豪区霍乱死亡街区图资料来源:PaulFine,etal.,“JohnSnow’sLegacy:EpidemiologywithoutBorders”,Lancet,Vol.381,No.9874(Apr.2013),pp.1302-1311.短短几年之后的1858年,斯诺不幸死于中风,年仅45岁。医学领域最为著名的杂志《柳叶刀》(Lancet)在1858年6月16日,发布了一条非常简短甚至有些讽刺意味的讣告:“16号中午,约翰·斯诺博士,这位著名医师在他萨克维尔街的家中中风去世,其在氯仿和其他麻醉学方面的研究广受同侪赞誉。”讣告全文一字未提其在霍乱研究中的巨大贡献。③伟大的研究不会永远被埋没,斯诺研究的价值,尤其是其将简单的死亡信息空间可视化的特殊研究手段,最终收获了公正的评价。《柳叶刀》杂志在斯诺诞辰200周年的2013年4月13号,重新刊发了足足两页纸的讣告,算是对斯诺职业生涯所承受不公的一种道歉和补偿。讣告检讨了以前的偏见并刊出了斯诺另外一幅有价值的地图作品《伦敦多个水厂供水区域地图(1854—1855)》,显·29·历史空间数据可视化与经济史研究①②③PaulFine,etal.,“JohnSnow’sLegacy:EpidemiologywithoutBorders”,Lancet,Vol.381,No.9874(Apr.2013),pp.

历史空间数据可视化与经济史研究——以近代中国粮食市场为例


示了若干水厂的供水区域及其交叉区域的空间分布,当然,这种分布与霍乱导致的死亡密不可分。这个延续了200年的公案也许可以部分回答那个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数据可视化到底有什么用?”。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广受赞誉的划时代的历史数据可视化作品是1869年法国路桥工程师密纳德(CharlesJosephMinard)绘制的一幅历史军事地图(更精确的应该称之为信息图Infographics)———拿破仑1812—1813年东征俄国地图。密纳德是较为专业的制图师,产量较之斯诺要多得多,他制作了大量的可视化作品,而其中最为优秀的就是图2的这幅东征图。①这幅地图之所以著名,在于其简约、优美和构思理性,以极少的线条表达了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如图2所示,浅灰色线条代表法军东征之路,黑色代表战败后从莫斯科折返的退兵之路,线条的粗细代表军队的规模(1毫米代表1万人)。图中可见,拿破仑大军从俄国、波兰边境的聂门河开始进军时的42万余人,到败军再次经过聂门河时,仅剩1万人,也就是说差不多40余万士兵在这次冰雪之旅中丢掉了性命。这幅地图的阅读者能够强烈感受到力透纸背的战争残酷性。沿途的著名河流和城市均标注清楚,同时在图的下半部,,标注了败军沿途的温度,暗示天气是这场战争胜负天平的重要推手。值得注意的是,这幅图绘制于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之后的1869年,在那个年代,在二维地图上能够巧妙安排,将多种信息杂糅一体实属不易。在这个线条简约的地图里,起码含有了这几个层次的信息:部队规模、部队在二维平面上的实时位置、重要城市和河流、部队行进方向、败退之路上的沿途温度。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是石破天惊的天才之作。图2拿破仑东征俄国人员损失图(1812—1813)资料来源:http://patrimoine.enpc.fr/document/ENPC01_Fol_10975?image=54#bibnum,20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贸易网络的研究——以旧海关源汇数据为中心的分析(1873—1942)”(项目号:13YJC770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城市体系研究——基于旧海关埠际贸易和子口税贸易OD数据的分析(1859—1947)”(项目号:41401149)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学文;川胜守新著《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史研究》评介[J];中国农史;1992年03期

2 于林可;何元元;;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综述[J];沧桑;2014年01期

3 朱英;;期待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向纵深拓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刘燕;张建;;近十年来乡村经济史研究综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李金铮;;追溯先辈之识见:中国近代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与“旧”[J];史学集刊;2012年05期

6 蒋建平;论粮食经济史研究的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J];经济科学;1996年03期

7 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J];宋史研究论丛;2007年00期

8 王加华;;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再探讨——兼评李伯重先生之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史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04期

9 王卫平;;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如何取得突破——王玉贵等著《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读后[J];中国农史;2007年02期

10 陈国生;论农业经济史研究理论的若干误区[J];安徽史学;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金铮;;问题意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起点[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王思明;;20世纪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郑起东;经济史三大学派相互补益方可圆融周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本文编号:2523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23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