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冲突:公共权力失范与农民的权力建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磊;刘建平;;权力边界模糊与策略化治理:土地冲突演变机制研究——基于对湖北省L市和G开发区的调查[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4期
2 柳建文;孙梦欣;;农村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治理——基于冲突过程和典型案例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3 秦晖;纪彭;;中共土改,为了什么?[J];文史参考;2012年08期
4 杨江;;林祖銮:还原一个真实乌坎[J];新民周刊;2012年11期
5 孙鹤汀;;土地争议的政治分析——以X市Y区农村社区为例[J];调研世界;2009年05期
6 刘刚;王芳;;乡村纠纷调解中的公共权力与权威——对一起农地纠纷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06期
7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年03期
8 郁建兴,阳盛益;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紧张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Peer Ghulam Nabi(古拉姆);土地政治:土地攫取的过程和反抗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冯耀云;冲突的持续性:S村农民与政府征地纠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红波;征地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历史比较视野下的土地冲突:土地权力与土地权利的互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唐惠敏;范和生;;农地非农开发的社会稳定风险与治理[J];行政与法;2017年01期
3 苏志豪;李健龙;甘建文;;基于内生社会组织的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创新——以广州市中新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31期
4 程慧;;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J];知音励志;2016年17期
5 王伟勤;;论社会稳定风险视域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特征[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6年00期
6 刘乃安;;土地流转背景下吉林省土地非农化问题思考[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年08期
7 邱新有;叶旭洋;余秋雨;;网上民间新闻发布会的概念建构与社会意义——兼论文明维权的新模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8 赵振军;;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消费和生产——基于阿玛蒂亚·森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9 允春喜;徐西庆;;城镇化时期农村纠纷化解中的“关系效应”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10 陈明;;土地冲突:公共权力失范与农民的权力建构[J];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靖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征地冲突的演变及其协调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陈箫;土地房屋征收钉子户问题及其治理[D];浙江大学;2016年
3 宋海朋;地方政府防范群体性征地冲突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中伟;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金细簪;征收权模式下的抵制行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6 吴明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郑鸿;征地补偿安置讨价还价博弈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周洪文;农地非公益征收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江梅;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云新;;制度模糊性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2 祝天智;;边界模糊的灰色博弈与征地冲突的治理困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2期
3 王媛;;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战略转变——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13年11期
4 孙新华;;强制商品化:“被流转”农户的市场化困境——基于五省六地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蒋红军;;为公民身份而斗争:被征地农民抗争的政治学解释——以四川G镇的抗争事件为例[J];浙江学刊;2013年03期
6 罗亚娟;;依情理抗争:农民抗争行为的乡土性——基于苏北若干村庄农民环境抗争的经验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匡远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要素收入流的一个解释[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2期
8 刘祖云;陈明;;从“土地冲突”到“土地风险”——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的理论进路[J];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08期
9 公婷;吴木銮;;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2年04期
10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威;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杰;跨体制下的身份诉求与结构化形塑[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1946-2006[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J];浙江国土资源;2003年06期
2 程耀明;土地征用价格的制度缺陷及改革路径选择[J];中国物价;2004年05期
3 沈岳峰,张心全;土地征用中的公共利益解析[J];国土资源;2004年05期
4 王少荣,刘丽明;土地征用中留地安置政策有待完善[J];中国土地;2004年07期
5 《浙江省农村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组;;浅析浙江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J];资料通讯;2004年09期
6 刘济勇;日本土地征用模式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08期
7 王庆林;对当前土地征用引发矛盾的调查和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8 王跃军,王彩霞,蔡群慧;浅析农村干部挪用土地征用款问题[J];浙江国土资源;2005年11期
9 冯乐坤;土地征用目的之研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陈静;浅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政策[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仁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土地征用法制[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沈开举;;耕地保护与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研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严星;王小映;;对土地征用若干问题的探讨[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阳盛益;黄红华;;体制内外并行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思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楼海英;;当前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胡光明;;浅谈普陀区土地征用的问题与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兰根成;;浅析松阳县土地征用存在问题及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路建国;;浅议土地征用中的有关问题和解决方法[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霖;刘建平;;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改善土地征用效果[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10 尹爱飞;王晓东;;土地征用与耕地保护矛盾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晓华;澳大利亚的土地征用和补偿[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供职于中央某决策机构 长期研究房地产的专家 冀实;土储制度的是与非[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3 宋志坚;“土地奶奶”的官场生态[N];福建日报;2011年
4 长治市国土资源局 土地储备管理中心 姜琛;我国现行土地征用中的问题及建议[N];山西党校报;2012年
5 张晏;土地征用三问[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杨玲、晏群;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及借鉴[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7 党国英;土地流转中的级差收益分配[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镡立勇;土地征用要保障农民利益[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龙平川;土地征用和审批———滋生腐败的黑洞[N];检察日报;2003年
10 党国英;土地级差收益如何分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恩举;土地征用过程中利益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高建伟;中国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马永平;土地权利与登记制度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吕明智;集体土地征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吕振臣;我国土地征用出让过程中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构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邹向阳;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齐美玲;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卜炜玮;中国财产征收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栋福;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民态度和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妍蓉;日本土地征用的动态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李佳;论土地回转法律制度[D];西北大学;2007年
4 廖魁星;土地征用中的代价合理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5 贾娟;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玲;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楼佳;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批准与实际使用范围不一致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孙青;被征地拆迁农户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9 高光耀;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郑嗣威;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完善[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60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60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