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农保”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8 10:43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严峻,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的养老作用在减弱。为了缓解中国农村的养老压力,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均等化。2009年9月,我国在有条件的部分地区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文简称“新农保”),该制度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国内外对养老保险和养老模式各内容方面做出过相应的研究,各国的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也得不出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阐述了与新农保和养老模式相关概念,介绍了新农保制度的发展和农村养老模式的演变。然后具体介绍了公共转移与私人转移基础理论、居住方式选择基础理论。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国养老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从老人获得代际经济支持金额和的居住方式选择两方面来评估新农保对养老模式的政策效果。本文先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了新农保对老人获得的代际经济支持金额的影响,用logit模型分析参保行为对老人是否与子女同住的影响。但是由于新农保以自愿为原则,而不是强制性的政策,参保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传统的回归必然存在很大的偏误。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上的双重差分法(PSMDD)构造一种反事实的情况,在这种模拟实验环境下,更精准地估计新农保的真实政策效果。并且,这种非参数估计法和线性回归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研究表明,新农保对子女向老人的转移支付金额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增加了老人与子女在居住方式上的分居可能,新农保政策对由子女供养的家庭养老模式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养老模式是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内涵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老人的身心健康。以新农保为代表的政府补助型社会养老开创了农村养老的新局面,将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化养老发展。根据研究结果,从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家庭养老实力、完善新农保制度提高社会养老影响这三方面提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浙江:27个市县试点新农保[J];中国劳动;2009年05期

2 刘瑞旋;张大勇;;京郊新农保参保状况分析——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老牛湾村的调研[J];乡镇经济;2009年05期

3 雷兵能;雷阳;;新农保的实践与发展[J];四川劳动保障;2009年Z1期

4 卢海元;;夯实和谐社会基石——“新农保”试点工作务必抓好抓实[J];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15期

5 ;“新农保”五问[J];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15期

6 ;“新农保”:农民如何缴费、领钱[J];乡镇论坛;2009年23期

7 ;梦想难照现实 “新农保”信息化待破冰[J];信息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8 林义;;破解新农保制度运行五大难[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09期

9 贾婷;;打牢基础收获“新农保”通行证[J];中国邮政;2009年11期

10 张艳花;;新农保的近喜与远忧[J];中国金融;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雪芳;;基于公共政策的新农保制度研究[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轶;姜洁;;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何晖;;新农保地方财政补贴风险识别与评估——基于湖北省13个地区的考察[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杨再贵;曹园;;新农保政策变量及人口增长率的优化[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5 郑永君;;政府动员与传统观念:新农保政策的实践困境研究——基于川北SL村的观察[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6 成志刚;曹平;;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湖南省试点县数据的分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7 宋明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陈之楚;范志萍;滕新春;;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红芳;江苏公共财政助推新农保[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黄红芳;新农保,农民期盼政府补助到位[N];新华日报;2008年

3 李连忠;新农保呼唤统一政策指导[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吴长勇;受农民青睐的“新农保”[N];中国审计报;2008年

5 黄红芳;“新农保”呼唤统一政策[N];新华日报;2008年

6 邢理建;“新农保”意义堪比取消农业税[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郭巍青;由公共政策角度看新农保制度的进步[N];东方早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唐钧;人性化的新农保与隐忧[N];东方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马宏建;支持“新农保”建设 财政部门责无旁贷[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蔡靓;新农保:老有所养的新途径[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李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范辰辰;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黄宏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华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财政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7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77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