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供求关系和生产函数的灌区水量使用权交易模型

发布时间:2020-02-27 07:31
【摘要】: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水权交易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水势在必行,现已成为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水资源系统分析与经济学理论,建立了基于供求关系和生产函数的灌区水量使用权交易模型,该模型以交易双方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由C-D生产函数和供求关系确定水资源价值,以纳什均衡价格和供需水量为约束确定交易水量和交易收益。经湖北省高关水库灌区与应城市水量使用交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关水库灌区随着节水深入,2013年现状、2020、2030规划水平年在50%平水年交易水量最大,分别为3 744.78万m3、4 743.51万m3、5 829.13万m3;75%、85%干旱年交易水量分别减少到1 225.28万m3~4 180.79万m3,213.65万m3~1 570.17万m3;90%特旱年则不具备交易条件。通过双方交易,可使应城市2013、2020、2030水平年50%平水年缺水情况明显缓解,75%和85%干旱年缺水率降低;还可提高高关水库灌区净收益201.73万元~7 0541.97万元,应城市净收益88.37万元~131 669.00万元。但要根本解决应城市干旱缺水问题,需要建立灌区节水量交易收益补偿投入机制,调动节水积极性,充分挖掘当地节水潜力。这对建立健全我国水权交易机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素冰;张亮;王文川;余玉敏;;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演变及边际效益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5年09期

2 吴丽;周惠成;;基于合作博弈的水权交易模型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3期

3 邓红兵;刘天星;熊晓波;荣冰凌;;基于生产函数的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05期

4 胡晓寒;纪昌明;王丽萍;;基于优化和博弈理论的农业用户间水权交易分析[J];水利学报;2010年05期

5 张晓军;侯汉坡;;基于跨行业水权交易的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唐增;徐中民;;水价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11期

7 陈洪转;羊震;杨向辉;;我国水权交易博弈定价决策机理[J];水利学报;2006年11期

8 冯文琦;纪昌明;;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市场交易博弈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9 李长杰;王先甲;范文涛;郑旭荣;;水市场双边叫价贝叶斯博弈模型及机制设计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10 罗慧;李良序;王梅华;刘国彬;;水权准市场交易模型及市场均衡分析[J];水利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党献;水资源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振亮;辽宁省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估算与时空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喜;;基于Shapley值法的水资源跨区转移利益分配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10期

2 李首涵;杨萍;周林;孙万刚;;中国粮食生产降本增效潜力——基于中美日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6年10期

3 郑志来;;缺水地区农用水权置换实践比较与优化研究[J];节水灌溉;2016年07期

4 段琪彩;王树鹏;;元谋县水市场机制建设现状与完善[J];云南水力发电;2016年03期

5 戚笃胜;齐广平;;甘肃省疏勒河干流区农业灌溉用水确权方案研究[J];中国水利;2016年07期

6 王浩;游进军;;中国水资源配置30年[J];水利学报;2016年03期

7 刘孝斌;;水资源紧约束情况下行业消耗异质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金融管理研究;2015年01期

8 张胜武;石培基;王良举;李万莲;胡登峰;;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不同规模城镇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5期

9 沈兴兴;马忠玉;曾贤刚;;水资源管理手段创新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15年05期

10 王思博;张开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背景下节水收益分配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2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翔南;水资源多维协同配置模型及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魏娜;基于复杂水资源系统的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曲富国;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制与保障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刘金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模型拓展及应用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侯景伟;ACA与RS、GIS耦合的水资源空间优化配置[D];河南大学;2012年

6 王炜;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席清海;工业节水项目评价及其技术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李云玲;水资源需求与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韩宇平;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慧娟;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边际效益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琨;付强;陈曦;董鹤;宫凡荔;;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5期

2 杨贞;;河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5期

3 魏胜文;马忠;牛俊义;;基于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干旱区水资源效益评价——以黑河流域甘肃张掖市为例[J];中国沙漠;2011年03期

4 孙才志;杨新岩;王雪妮;于振亮;;辽宁省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估算与时空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5 尹云松;孟令杰;;水权交易“双赢”结局的联盟博弈分析[J];水利经济;2008年03期

6 李世祥;成金华;吴巧生;;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7 雷波;杨爽;高占义;刘钰;年自力;;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民灌溉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05期

8 韩秀丽;高桂英;;对宁夏引黄灌区水权转换必要性的探讨[J];人民黄河;2008年04期

9 王勇;肖洪浪;任娟;陆明峰;;基于CGE模型的张掖市水资源利用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8年01期

10 陈素景;孙根年;韩亚芬;李琦;;中国省际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英;论引大灌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J];甘肃农业;2004年06期

2 史鉴;陈悦;;推进灌区公众参与式改革势在必行[J];陕西水利;2005年06期

3 杨芸;庞启航;;小开河灌区多策并举 努力打造节水型灌区[J];山东水利;2006年03期

4 赵宁;魏守忠;吴虹睿;惠小玲;;新疆阿克陶县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对策[J];地下水;2008年03期

5 张锋;;宁夏固海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水利经济;2010年03期

6 熊益友;;某灌区三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年01期

7 常学尚;;促进罗城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甘肃农业;2014年03期

8 杨芸;庞启航;;小开河灌区多策并举 努力打造节水型灌区[J];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年00期

9 李范涛;;南湾灌区体制改革效果及完善对策[J];河南水利;2002年05期

10 赵兰芳;小河口灌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析[J];山西水利科技;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芸;庞启航;;小开河灌区多策并举 努力打造节水型灌区[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旭善邋张百宇;兴电灌区经济作物初具规模[N];白银日报;2007年

2 ;灌区发展要重视生态和环境[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张国琦;兴电灌区水地发展创最好纪录[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4 杨仕智;“灌区的明天更美好”[N];焦作日报;2006年

5 梁红;项目建设带动灌区经济发展[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6 汤宏彬 邹才明;老灌区的活力之源[N];中国水利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朱涛;灌区改革走在希望的田野上[N];中国水利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王辛石 通讯员 刘晓明;关中灌区:生态建设换来“绿色海洋”[N];中国水利报;2003年

9 文心 学儒;王炎荣:灌区发展的“领头雁”[N];中国水利报;2003年

10 吕玉君 高秉权 张学志;兴电灌区加快构建节约型农业[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玉芳;沿海缺水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理论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继义;河西灌区持续林业试验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2 陈小强;神经网络方法在灌区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必翠;宿迁市沿运灌区水资源投入产出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杜军顺;变频器在交口灌区泵站的应用与节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胡敬鹏;都江堰灌区渠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3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83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