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2:06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把握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思想逻辑和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形成了新时期应对农民、农村、农业新状况的习近平“三农”思想。本文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化收集、整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书籍、文献和重要讲话,形成习近平“三农”思想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从五个部分研究了习近平“三农”思想。第一部分,绪论。说明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关于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确定了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三农”思想和中国化的的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两个维度,从农业基础地位、“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论述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农业强: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科技兴农,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化机制;统筹推进“大农协”与“大农政”。关于农村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关于农民富:完善惠农富农政策;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鼓励农民转移就业。第四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逻辑理路。体现在如下几个维度: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科技兴农要紧抓不放,农业治理体制要与时俱进,农业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制度建设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保证。第五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现实指导性。农业丰则基础牢: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稳步推进大农业改革进程。农村安则社会稳:建设维稳农村的优秀干部队伍;落实消除农村贫困的精准扶贫工作;发展传承乡土文明的农村生态经济。农民富则国家盛:广辟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想方设法培养农业接班人;各显其能统筹城乡发展。习近平“三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最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 “三农”思想 理论渊源 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092.7;F320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5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理论意义13-14
- 1.1.3 实践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5-2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8-20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20-21
- 1.3 研究思路21
- 1.4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21-23
- 1.4.1 本研究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21-22
- 1.4.2 不足之处22-23
- 第2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23-31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三农”思想23-26
- 2.1.1 农业的基础地位23-24
- 2.1.2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24
- 2.1.3 农业合作化道路24-25
- 2.1.4 缩小工农差别与消除城乡对立25
- 2.1.5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25-26
-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26-31
- 2.2.1 毛泽东“三农”思想26-27
- 2.2.2 邓小平“三农”思想27-28
- 2.2.3 江泽民“三农”思想28-29
- 2.2.4 胡锦涛“三农”思想29-31
- 第3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31-41
- 3.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31-35
- 3.1.1 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31-32
- 3.1.2 推进科技兴农,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32-33
- 3.1.3 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33
- 3.1.4 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化机制33-34
- 3.1.5 统筹推进“大农协”与“大农政”34-35
- 3.2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35-37
- 3.2.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35-36
- 3.2.2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36-37
- 3.2.3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37
- 3.3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37-41
- 3.3.1 完善惠农富农政策38-39
- 3.3.2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39
- 3.3.3 鼓励农民转移就业39-41
- 第4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逻辑理路41-44
- 4.1 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41
- 4.2 农业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41-42
- 4.3 科技兴农要紧抓不放42
- 4.4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42
- 4.5 农业治理体制要与时俱进42-43
- 4.6 制度建设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保证43-44
- 第5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现实指导性44-52
- 5.1 农业丰则基础牢: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44-46
- 5.1.1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44-45
- 5.1.2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45
- 5.1.3 稳步推进大农业改革进程45-46
- 5.2 农村安则社会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46-48
- 5.2.1 建设维稳农村的优秀干部队伍47
- 5.2.2 落实消除农村贫困的精准扶贫工作47-48
- 5.2.3 发展传承乡土文明的农村生态经济48
- 5.3 农民富则国家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48-52
- 5.3.1 广辟途径增加农民收入49-50
- 5.3.2 想方设法培养农业接班人50
- 5.3.3 各显其能统筹城乡发展50-52
- 第6章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8-59
- 作者简介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宪禄;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