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空间差异及流转模式识别

发布时间:2020-03-21 21:50
【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进程,其速度、规模堪称世界之最。然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资源配比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本研究为了解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状况,分析了流转效率的空间分布及效率差异原因,以湖北省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了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其次用聚类方法分析了效率空间分布状况,最后运用决策树方法识别农地城市流转模式并提出效率改进方式。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整体效率不高,高效区域较少且集中分布于湖北省“一主两副”经济增长极,但增长极内部的县级行政单位间效率差距十分显著,其余城市效率值与高效区域差距依旧明显,其中随州、鄂州全境效率值均小于0.1;此外,省内效率较高且有带动效率提升作用的区域也位于“一主两副”核心城市但数量较少,效率较低且周围各区域同样低效的区域大多境内无支柱工业,以发展农业为主。第二,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典型模式有三种:土地短缺型模式、资本冗余型模式以及劳动力过密型模式。土地短缺型模式下的区域位置分布存在两种情况,其一为汽车、冶金、化工等产业集群区域,这些城市虽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但规模上未形成规模效益,技术在全国不算领先,未能发挥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其二为农业大市和生态旅游城市,这些区域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产业现代化程度较低。资本冗余型模式下的区域位于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心,这些区域资本投入效率较低,且污染严重。劳动力过密型模式下的区域大部分位于山区,交通不便,且远离湖北省的城市圈、城市群,被发展战略边缘化;区域内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并不发达,肩负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第三,土地短缺型模式下的区域可适当放宽农地城市流转指标,增加流转量以吸引更多二三产业落户,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资本冗余型模式下的区域由于投资过高而导致低效率,可升级产业结构,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以技术而非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同时提高企业准入门槛,精减固定资产投资以提高效率;而劳动力过密型模式下的区域人多地少,对于二三产业而言易于使产业结构倾向于向劳动力密集型发展,可在其区域劳动力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适当增加流转的农地数量,促进二三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企业创新。
【图文】:

发展战略,湖北省,襄阳


图 4-1 湖北省发展战略图Fig. 4-1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ubei纵观湖北省现代历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延续至今;“八五计划”时期的城镇发展策略是“一特五大”,特大城市武汉和五大城市襄阳、荆州、宜昌、十堰、黄石是省内发展的重点,但即便如此,湖北省区域间发展依旧十分不均衡,武汉 GDP 总量 1995 年是省内第二名襄阳的 2 倍,更不用说其它城市。武汉在省内经济位列第一,但“八五计划”时期其在全国 GDP 排名中武仅位列 15,说明当时的内陆地区与沿海城市的差距已经显现。2002 年,湖北省的发展战略调整为“一主两副”,武汉为“主”,襄阳、宜昌为“副”。之后湖北省加速发展,2017 年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为:武汉 GDP 排名重回全国前十,产值也超过了一万亿,襄阳虽位列省内第二却未排进全国前 50,宜昌得益于“一主两副”政策进一步缩小了与襄阳的差距,,人均 GDP 更是反超襄阳;老工业城市十堰的全国排名降幅较大,使得黄石缩小了与十堰的差距。区域发展战略方面,除了“一主两副”的经济增长“点”,湖北省还规划了“两纵两横”的“线”状的复合发展轴,“两横”包括长江暨沪汉渝高速公路城镇发展复合轴、汉

核密度,城市群,流转模式,识别位


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空间差异及流转模式识别位农地城市流转量明显少于靠近东部平原的区域。说明省内三个城市群就农地城市流转量而言,武汉城市圈流转最活跃且带动效果较好,其次是襄十随城市群但城市群的流转量差异较大,而宜荆荆城市群整体农地城市流转不够活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林;;城市的魅力在于城市精神[J];宝鸡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特奔沙;;发展传统文化 提升城市品味[J];公用事业财会;2008年03期

3 王华超;;让雕塑成为城市的眼睛与灵魂[J];淮海文汇;2007年04期

4 李秋香;李麦产;;试析城市化进程中的亲和力建设[J];南方论丛;2007年03期

5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始人龙瀛:收缩城市,城市化的另一面[J];环境经济;2019年10期

6 赵建军;;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场革命[J];决策;2019年07期

7 张经武;;电影对城市的产业塑造[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8 赵天雪;;《巨流》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小人物”形象的刻画[J];营销界;2019年20期

9 魏仲民;;智慧交通在构建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年24期

10 单志广;;单志广: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上推进智慧社会[J];中国信息界;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经济全面减速转型 城市经济发展分化明显[A];中国经济月报 2016年第二期(总第2期)[C];2016年

2 纪文强;荆惠娟;杜宏达;;标志性建筑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3 胡国亮;;从全国城市经济发展视角看武汉市经济总量变化[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祖康;;尊重规律、创新管理,谋求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5 杨重光;;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八大特点[A];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人选建议名单[A];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7 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前言[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8 蔡劲松;龚良明;黄卫平;黎t;;推进产城融合 壮大城市经济[A];宜春社会科学2017年02期[C];2017年

9 狄乾斌;韩帅帅;;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空间格局[A];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张良;;经济危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启示[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红军;马拉松: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N];九江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邱华;聚焦稳增长主题 做强城市经济[N];曲靖日报;2020年

3 河北经贸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赵培红;培优壮大城市经济新业态[N];石家庄日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张俊;发展城市经济 建设经济强市[N];曲靖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张秀凤;化工与城市,和谐发展不是梦[N];中国化工报;2014年

6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分析师 范欣;资源型城市不该昙花一现[N];经济观察报;2014年

7 本报评论员;担当务实专注 让城市更美好[N];郴州日报;2020年

8 李霞 唐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教授;打造城市经济新高地[N];唐山劳动日报;2019年

9 全媒体记者 赵梓含;聚焦城市融合经济体[N];鞍山日报;2020年

10 首席记者 张科勇;大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N];绍兴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邦(Asim Farooq);适用于未来北京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冯先宁;城市经济聚散论[D];四川大学;2004年

4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步延胜;城市物业管理组织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白胜喜;城市公用管线投资体制及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王家合;城市政府质量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方玲玲;媒介之城[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永华;基于城市经济成长性的城市人才活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欧阳旭;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玲玲;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2 武玉洁;城市占道经营治理中的疏与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韩久莹;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空间差异及流转模式识别[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4 刘名敏;网约车服务对城市出行市场影响的理论建模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李博;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赵震元;河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7 黄金林;新媒体技术驱动下城市吉祥物设计与传播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8 李冬凌;城市商务街区低碳规划技术集成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9 刘俊阳;基于空间计量分析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0 陈丹羽;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韧性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3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93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