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图文】:
引 言题,为此,研究农地流转政策效应对农户家庭收入及收入差距问题显得尤为必要,究思路是,搜集江汉平原农地流转情况相关背景资料,并查阅国内外关于农地流转庭收入及收入差距关系的相关文献动态和理论基础,在确定本文研究目的之后,通访江汉平原,选取江汉平原洪湖市、天门市以及京山县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代表平原区域,对农户家庭进行有效的问卷调研,并整理研究所需相关数据。由于本文题是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研究对象主要是流转户,即转入户,考察的是转入户内部和转出户内部流转前后家庭收入差距。基于整理的数据,分析了调研区域农户农地流转以及家庭收入的现状,其次借助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型以及基尼系数公式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影响因素,并计算了农地流转政策效家庭收入及收入差距变化情况,同时,运用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分析了农地农户家庭收入和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值,,并最终得出了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研究技术路线图如下所示: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概况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介于北纬 29°26′—31°10′,东经 111°45′—114°16′江与汉江冲击而成,属冲积平原地貌类型,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表层土壤为黄壤,来就是农业生产发达之地。江汉平原西起枝江,东迄武汉,北至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合称“两湖平原”。江汉平原作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主体位于我国中部湖内,其腹地主要包括湖北省荆州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荆门市、武汉市以及等县市地区,本文选取江汉平原洪湖市、天门市以及京山县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并个县市重新定义整个江汉平原。研究区总面积 8586km2,其中耕地面积 242190hm2,均耕地面积为 0.17hm2,耕地质量较好,以灌溉水田为主。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量占全年的 70%,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棉花的生长,种植制度为到三熟。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2016 年底研究区总人口约 276.83 万,其中农村人口2 万人,人均 GDP 为 3771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9976 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1.1;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培新;张建;张志林;;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研究——对政府主导与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的比较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11期
2 程名望;史清华;Jin Yanhong;盖庆恩;;农户收入差距及其根源:模型与实证[J];管理世界;2015年07期
3 朱建军;胡继连;;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冒佩华;徐骥;;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J];管理世界;2015年05期
5 张超;周艳波;;代际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农地流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5年02期
6 赵光;李放;;养老保险对土地流转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9期
7 聂建亮;钟涨宝;;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年04期
8 封铁英;高鑫;;农户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协同的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04期
9 何军;李庆;;代际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1期
10 胡永远;周志凤;;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政策参与效应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市场发育、耕地配置与反贫困——基于苏浙鲁村庄的经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轲;农户农地流转与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韩菡;劳动力流出后,剩余土地流向对于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9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9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