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排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图文】:
技术路线图
农户收入水平的上升而逐渐降低,说明增加低收入组农户家庭的劳动力人数,能够获得更多工作的机会并增加收入回报。家庭规模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家庭人均收入,且对高收入农户的影响最大,家庭规模增多 1 人,高收入水平农户的人均收入下降 20.9%。这可能是因为家庭规模和人口负担率已经出现趋同的现象,即家庭人口越多,抚养负担越大,照顾老人和小孩占用的劳动力机会成本越大,不利于农户收入的提高。土地面积只在 0.30、0.50 和 0.70 的分位点上对农户收入产生正向影响,说明土地面积的增加能够显著提升较低收入、中等收入以及较高收入组农户的收入水平。家庭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对收入的影响则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下降,对低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的影响最大。一般而言,生产性固定资产能够代表家庭的生产能力,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增加生产性资产能够改善家庭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增收。低收入家庭每增加 1%的生产性资产投入,人均纯收入将会增加 8.3%。在社会资本中,邻里关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农户与亲戚来往则对各收入水平的家庭都存在正向影响,且在 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其中,农户与亲戚来往的程度对低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最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8;F83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琛;彭超;孔祥智;;中国农户收入极化的趋势与分解——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19年02期
2 完谨裕;丁岚;;对提高江淮丘陵地区种植小麦、水稻农户收入的几点思考——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J];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22期
3 程名望;史清华;Jin Yanhong;盖庆恩;;农户收入差距及其根源:模型与实证[J];管理世界;2015年07期
4 柴志贤;周侠;蔡晓宇;;农村土地流转会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吗?——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05期
5 程名望;Jin Yanhong;盖庆恩;史清华;;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微观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J];经济学(季刊);2016年03期
6 丁士军;杨晶;吴海涛;;失地农户收入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02期
7 谢家智;王文涛;;社会结构变迁、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户收入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6年10期
8 韩家彬;于鸿君;;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变化影响农户收入吗?——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4年05期
9 张永丽;顾克腾;;甘肃省农户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孙梦洁;韩华为;;自然灾害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新生;李小建;;欠发达地区农户收入地理影响的村域尺度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2 杨文志;;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A];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1年
3 李金容;;发展林下养殖 促进农民增收[A];第六届重庆饲料工业暨养殖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琳;;中国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收入动因实证研究[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晓宾;;家庭农场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A];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张侃;杨绍丽;;黑龙江水稻种植区农户收入影响因素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7 高更和;;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3个专业村为例[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8 高更和;;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3个专业村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乔蕻强;陈英;程文仕;;河西走廊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A];201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李文会;林晓娜;孙威;;贵州省农户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普定县为例[A];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义 宋洁;黔西南州产业调整助推农户收入节节高[N];贵州日报;2019年
2 记者 张雪锋;三亚将实施光伏扶贫项目[N];三亚日报;2017年
3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经济与管理学院 程名望 潘p
本文编号:2617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1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