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02:40
【摘要】:在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结构逐渐小型化的大背景下,淄博市也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社会转型发展攻坚时期,加之全国大中城市近期施行的人才新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农村大学毕业生到较大城市工作、安家落户,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致使淄博市农村的养老保障工作压力巨大。研究制定一套更加适合淄博市农村民俗风情和发展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为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更优质的保障,现实意义深远。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力量,而应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之下,积极融合民间组织和地方企业等主体,凝聚整体合力,分散风险,积极作为,共同构建和完善集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一体的新型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本文基于淄博市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而出发,尝试找到适合淄博市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方案,为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提供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解决淄博市农村的养老保障难题。本文从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障的实际状况着手,对当前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障进行深入剖析,归纳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淄博市农村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家庭养老基础弱化;淄博市农村居家养老体系不健全;淄博市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不足;淄博市农村幸福院和养老机构利用率低;淄博市农村老年家庭多发赡养矛盾纠纷;淄博市农村老人依靠土地养老保障不足;淄博市失地农民的生活没有长久保障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淄博市的文化特点及发展特色,提出优化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注重家庭养老传承,弘扬孝文化典范;探索发展适应淄博市农村现状的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进淄博市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幸福院和养老机构,完善养老保障服务内容;发展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大力培育专业护理人才;借鉴德国经验,以“时间银行”志愿储蓄助推互助养老再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筑牢养老保障基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9
本文编号:2642964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际华;黄健元;宋冬梅;;社会养老服务体制:内涵、模式与发展——基于江苏三县(市)的调查[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2 杨成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和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5年11期
3 田杰;;推行科技养老的可行性分析与政策建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02期
4 李杰;;青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18期
5 赵志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张吉明;;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学习十八大报告“就业是民生之本”的体会[J];中华魂;2013年05期
7 冯晓娟;;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2年04期
8 刘辛;;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10期
9 陈传书;;加强老龄工作 发展老龄事业[J];求是;2010年16期
10 杨春华;;关于标准化居家养老中心的构想[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2642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4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