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刚刚;郭国祥;翁建明;;高校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优化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陈挺;陈建华;;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原因分析——基于CD生产函数[J];经济数学;2013年03期
3 陆文聪;余新平;;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魏宏森;;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设想[J];系统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毛世平;曹志伟;刘瀛_";吴敬学;;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问题研究——兼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1期
6 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张志力;陈晓冬;解睿;;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年10期
7 朱广其;;农业技术创新、制度路径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刘晓光;董维春;;赠地学院在美国农业服务体系发展中的作用及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旷宗仁;章瑾;左停;;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07期
10 刘丽贤;李鹏;;供应链成员协同知识创新风险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光富;张宏菊;;赠地学院对美国农业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吴琳;;积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12年
2 徐枞巍;;高校应成为协同创新的“发动机”[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萍;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及路径选择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孙景翠;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鲁柏祥;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卢东宁;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邵建成;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雅瑜;中国林产品加工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董波波;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6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6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