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沈阳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果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22:5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建设活动全面开展,使得我国建设用地规模迅速增加,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呈现“摊大饼”式的发展态势。这种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建设活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土地利用问题,即资源浪费和用地格局失序。这一系列问题迫使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挖潜、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果评价研究,是制定合理用地策略的前提,是落实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本研究以沈阳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尺度上对沈阳市全域展开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果评价,通过基础调查,分析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缺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集约度计算,采用数轴法对县区划分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类型,并根据研究结论分析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特征和规律,掌握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较高,但动态变化趋势不理想。相对于较高的增长耗地指数和管理绩效指数,弹性系数指数较低。与往年相比,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沈阳市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建设用地仍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沈阳市各县区集约水平从中心城区到郊区再扩张到县域,呈现出集约水平逐步降低的趋势,但远郊县域动态变化趋势好于近郊。立足于评价结果,提出构建差别化的人地挂钩机制、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行“多规合一”、提升城镇化质量等建议,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本文从区域尺度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了研究,基于集约利用的内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以及土地利用状况类型的划分,研究过程不仅有理论意义,研究结果也具有实用价值。
【图文】:

路线图,集约利用,区域建设,效果评价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次,开展资料收集和基础调查。调查收集近几年尤其是 2016 年人口、经等方面数据。次,开展定量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分指定集约度分值。后,,开展综合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状况、特征提出节约集约用地对策建议。究技术路线以框图表示如下:

沈阳市,生产总值,增长情况,经济形势


图 3.1 2000-2016 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Fig. 3.1 Growth of GDP in shenyang area from 2000-2016.沈阳市地方财政收入在 2000-2014 年间逐年增长,受经济形势影响以及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要求等原因,2015 年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降低 17%,2016 年有所回升,为1064 亿元。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红;陈文波;邵虹;;南昌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特征及空间相关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2 关红岩;赵明;;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西部资源;2015年04期

3 彭山桂;汪应宏;陈晨;魏海霞;;中国建设用地数量配置对资本回报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05期

4 林雄斌;马学广;;城市-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年01期

5 赵青恩;许月明;;国内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年06期

6 刘辉;谢天文;;城市扩展特征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7 何明花;刘峰贵;唐仲霞;周强;;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3期

8 孟鹏;郝晋珉;周宁;双文元;洪舒蔓;;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北京亦庄新城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02期

9 周秀芳;李建强;熊小容;龚循强;孙维;;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10 梁流涛;赵庆良;陈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分析——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蕾;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85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85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