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人口结构变动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22:03
【摘要】:始于197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0年代更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促使中国在一个转型时期内完成了发达国家一个世纪才能完成的人口转变。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年轻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有技能的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参与非农就业,农村人口总规模迅速减少,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村落呈现出空心化、老龄化的趋势;农业劳动力数量在不断减少,并且逐步显现出女性化、老化和低素质化的趋势。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农村问题提到新的高度,结合农村人口结构变动提出切合这一变化的农村、农业振兴政策意义重大,并且农业劳动力的变化导致不少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甚至出现弃耕和撂荒现象,对粮食生产、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技术进步等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整理甘肃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四次跨度九年的农村社会调查数据,以现代人口转变理论为基础,从农村人口总量变化、农村人口自然(年龄、性别)结构转变、受教育状况转变、非农就业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总括性描述,并对农村人口总量及劳动力资源禀赋的变动趋势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农业劳动力的变化趋势,发现农业劳动力趋向于女性化、老化和低素质化。以人口结构变动和农业发展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口变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农业劳动力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农业总产值和农业现代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投入能够促进粮食生产,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影响的显著性不尽相同;虽然农业劳动力投入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为负,但是主要受农业科技、机械、技术进步的影响,资本代替劳动力更多的投入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并且农业劳动力数量、质量的转变对农业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单位耕地化肥投入量影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政府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接纳和接收难以实现市民化的部分农村劳动力加入乡村振兴行动。
【图文】:
图 3-1 1978-2016 年甘肃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趋势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人口总量为 1870 万人,2016 年末增长至 2610 万人人口增加了 740 万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参与非农就业,随后,农村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及其附带人口移居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城镇人口由 1978 年69.44 万人增加至 2016 年 1166.4 万人,城镇化率则由 14.4%提高至 44.7%。 3-2 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①以发现甘肃省总人口 1978-1999 年增速较快,2000-2016 年增速减缓,甚至负增长情况,农村人口总量 1978-1998 年仍以缓慢的速度在增长,1999 年始人口数量出现了较为快速的下降趋势,而城镇人口则呈极速增长状982-1990 年均增速达到 6.23%,该阶段正处于劳动力流动获得政策认同阶段动力流动出现高峰,而因人口流动所引起的城市化水平则越来越高。
图 3-1 1978-2016 年甘肃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趋势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人口总量为 1870 万人,2016 年末增长至 2610 万人人口增加了 740 万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参与非农就业,随后,农村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及其附带人口移居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城镇人口由 1978 年69.44 万人增加至 2016 年 1166.4 万人,城镇化率则由 14.4%提高至 44.7%。 3-2 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①以发现甘肃省总人口 1978-1999 年增速较快,2000-2016 年增速减缓,甚至负增长情况,农村人口总量 1978-1998 年仍以缓慢的速度在增长,1999 年始人口数量出现了较为快速的下降趋势,而城镇人口则呈极速增长状982-1990 年均增速达到 6.23%,,该阶段正处于劳动力流动获得政策认同阶段动力流动出现高峰,而因人口流动所引起的城市化水平则越来越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6
本文编号:2688792
【图文】:
图 3-1 1978-2016 年甘肃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趋势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人口总量为 1870 万人,2016 年末增长至 2610 万人人口增加了 740 万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参与非农就业,随后,农村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及其附带人口移居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城镇人口由 1978 年69.44 万人增加至 2016 年 1166.4 万人,城镇化率则由 14.4%提高至 44.7%。 3-2 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①以发现甘肃省总人口 1978-1999 年增速较快,2000-2016 年增速减缓,甚至负增长情况,农村人口总量 1978-1998 年仍以缓慢的速度在增长,1999 年始人口数量出现了较为快速的下降趋势,而城镇人口则呈极速增长状982-1990 年均增速达到 6.23%,该阶段正处于劳动力流动获得政策认同阶段动力流动出现高峰,而因人口流动所引起的城市化水平则越来越高。
图 3-1 1978-2016 年甘肃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趋势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人口总量为 1870 万人,2016 年末增长至 2610 万人人口增加了 740 万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参与非农就业,随后,农村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及其附带人口移居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城镇人口由 1978 年69.44 万人增加至 2016 年 1166.4 万人,城镇化率则由 14.4%提高至 44.7%。 3-2 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①以发现甘肃省总人口 1978-1999 年增速较快,2000-2016 年增速减缓,甚至负增长情况,农村人口总量 1978-1998 年仍以缓慢的速度在增长,1999 年始人口数量出现了较为快速的下降趋势,而城镇人口则呈极速增长状982-1990 年均增速达到 6.23%,,该阶段正处于劳动力流动获得政策认同阶段动力流动出现高峰,而因人口流动所引起的城市化水平则越来越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正彦;;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省4市6县调查数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程名望;黄甜甜;刘雅娟;;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5年06期
3 柳建平;许棣棠;;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非典型性”及基本成因分析[J];商业研究;2015年04期
4 倪国华;蔡f ;;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5 黄祖辉;王建英;陈志钢;;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土地细碎化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11期
6 柳建平;孙艳飞;;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行为及其变动趋势[J];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04期
7 李天芳;;我国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述评[J];荆楚学刊;2014年02期
8 郭瑜;;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11期
9 王跃梅;姚先国;周明海;;农村劳动力外流、区域差异与粮食生产[J];管理世界;2013年11期
10 张永丽;金虎玲;;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禀赋变动趋势[J];经济学动态;2013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田雪原;;我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了吗[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8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8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