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9:25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重要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时间表。农业创新型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国家科技政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既是制度支撑也是农业创新型企业升级发展的导向标。在此背景下,深入开展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该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成长理论和科技政策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政策和指导科技政策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农业发展阶段理论、企业成长理论、政策工具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家科技政策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企业生命特征视角对农业创新型企业成长阶段科技政策需求进行了分析。第三,运用政策测量、政策文本、社会网络等方法分析了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供给现状。第四,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2000年以来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年至2016年间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效率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和问题,设计了供需对接的促进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科技政策策略。本文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1)从农业创新型企业对国家科技政策的需求和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供给两个角度研究了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具有创新。通过对国家科技政策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相关概念的综合分析,从国家科技政策供给和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角度拓展了国家科技政策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内涵。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将生命体基因理论引入了农业创新型企业,结合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建立了以知识链和资本链为双链,以农业人才培养力、农业技术更新力、农业组织进化力和农业资源整合力为四碱基的基因模型。运用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构建了符合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实践的五阶段生命周期模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理论。(2)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构建了国家科技政策关键因素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模型,在系统分析财税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技术研发政策、科技投入政策、人才队伍政策、社会服务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七类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七类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假设。从国家科技政策供给和农业创新型企业需求角度设计了对农业创新型企业的调查问卷,利用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科技政策关键因素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验证了国家科技政策促进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相关命题。为进一步测算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影响程度,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10家上市农业创新型企业总体科技政策供给效率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科技政策吸收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分析结果的应用实践上体现了创新性。(3)构建了“政府-关联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技政策策略模型,对政府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具有借鉴作用,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对科技政策生态系统的研究,在对国家科技政策供给、国家科技政策实施和农业创新型企业成长三个方面提出对策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关联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技政策策略模型,探索了主体间共生互惠关系,丰富了科技政策研究内容,为科技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深化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影响研究,未来在模型的构建上应考虑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地域特点和产业链端差异等因素,进一步拓展国家科技政策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图文】:
繁荣国内农村经济,提升国际上我国农业企业竞争力。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也更加重视政策手段的应用,尤其体现在 2000 年后解决农技术创新问题上。因此,本研究在国家科技政策供给问题上选取 2000 年以后的政分析政策供给情况。此外,由于本研究主题是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在政策多关注“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农业创新”相关的国家科技政策。本文收000 年以来到 2017 年 6 月国务院、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公开的国家涉及国务院和各部委,不包括各省市颁发的地方政策)颁发的涉及“农业企业”、技”、“农业创新”的政策,共计 1041 条。在北大法律信息网上对这些政策再次失效政策、重复政策,通过人工逐条查阅筛选,最终整理 893 条政策文本。 2000 年以来国家科技政策供给现状的总体分析.1 科技政策时间演进分析2000 以来我国的科技政策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时间演进特点。从 2000 年开始不足 1006 年猛增到 90 条,再到 2016 年发展至百条。随着时间的推进,十几年间国家科现出不断波动,总体上升的发展趋势。
图 4-2 2000 年后科技政策主题关键词及关系图词聚类分析,形成 7 个聚类名。技术研发占政策总频数的 29.42%,科技投入占的 16.80%,财税优惠占政策总频数的 14.54%,人才队伍占政策总频数的 13.19占政策总频数的 10.93%,知识产权占政策总频数的 10.15%,金融支持占政策总(图 4-3)。数据来源:由资料数据整理分析所得图 4-3 国家科技政策主题聚类图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4
本文编号:2692952
【图文】:
繁荣国内农村经济,提升国际上我国农业企业竞争力。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也更加重视政策手段的应用,尤其体现在 2000 年后解决农技术创新问题上。因此,本研究在国家科技政策供给问题上选取 2000 年以后的政分析政策供给情况。此外,由于本研究主题是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在政策多关注“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农业创新”相关的国家科技政策。本文收000 年以来到 2017 年 6 月国务院、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公开的国家涉及国务院和各部委,不包括各省市颁发的地方政策)颁发的涉及“农业企业”、技”、“农业创新”的政策,共计 1041 条。在北大法律信息网上对这些政策再次失效政策、重复政策,通过人工逐条查阅筛选,最终整理 893 条政策文本。 2000 年以来国家科技政策供给现状的总体分析.1 科技政策时间演进分析2000 以来我国的科技政策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时间演进特点。从 2000 年开始不足 1006 年猛增到 90 条,再到 2016 年发展至百条。随着时间的推进,十几年间国家科现出不断波动,总体上升的发展趋势。
图 4-2 2000 年后科技政策主题关键词及关系图词聚类分析,形成 7 个聚类名。技术研发占政策总频数的 29.42%,科技投入占的 16.80%,财税优惠占政策总频数的 14.54%,人才队伍占政策总频数的 13.19占政策总频数的 10.93%,知识产权占政策总频数的 10.15%,金融支持占政策总(图 4-3)。数据来源:由资料数据整理分析所得图 4-3 国家科技政策主题聚类图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4
本文编号:2692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92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