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三峡库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11:14
【摘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有重要意义,而农户的意愿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三峡库区内涪陵区南沱镇农户为调查对象,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被调查农户中68%的农户表示愿意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说明大多数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态度比较积极;2)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和环境认知对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意愿有重要影响,户主是男性的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的意愿比户主是女性的农户更强烈;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农户越愿意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农户越关心环境,对化肥会污染环境的认识越深,越愿意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最后针对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可行性良好的建议,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为有效控制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文】:

农户,意愿,农业,百分比


对周围环境比较关心,34.7%的农户对环境不是很关心;60%的农户认为化肥不会污染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40%的农户则认为化肥会污染环境;41%的农户对过量施肥抱着“与我无关”的态度,35%的农户对此表示有所关心,但是并不影响使用,而24%的农户表示对过量施肥很关心,在使用中适当少用或科学使用.可见,当地农户对环境的关心程度还不是很高,多数人对环境不是很关心,农户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户对化肥污染环境的认识也不够,对农业面源污染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导致有大部分人对过量施肥的情况也是抱着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图1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百分比分布就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意愿调查中,有68.35%的农户表示愿意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有31.65%的农户则表示不愿意(图1).虽然愿意的农户占大多数,但不愿意的农户数量也不小,不容小觑,他们会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甚至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造成很大阻碍.所以本文基于农户不同个体特征对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意愿响应不尽相同的假设,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其显著性.2.2模型的选择与建立假设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农户对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响应情况不尽相同,为了检验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其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本文考虑了以下因素对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影响:农户个体特征变量和农户对环境的认知和态度.然后建立了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应用632个农户样本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由Hanemann提出的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在很多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当数据中存在很多二值化状态时,要分析这些二值化状态与某些因素的相?

农户,意愿,农业,百分比


对周围环境比较关心,34.7%的农户对环境不是很关心;60%的农户认为化肥不会污染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40%的农户则认为化肥会污染环境;41%的农户对过量施肥抱着“与我无关”的态度,35%的农户对此表示有所关心,但是并不影响使用,而24%的农户表示对过量施肥很关心,在使用中适当少用或科学使用.可见,当地农户对环境的关心程度还不是很高,多数人对环境不是很关心,农户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户对化肥污染环境的认识也不够,对农业面源污染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导致有大部分人对过量施肥的情况也是抱着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图1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百分比分布就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意愿调查中,有68.35%的农户表示愿意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有31.65%的农户则表示不愿意(图1).虽然愿意的农户占大多数,但不愿意的农户数量也不小,不容小觑,他们会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甚至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造成很大阻碍.所以本文基于农户不同个体特征对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意愿响应不尽相同的假设,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其显著性.2.2模型的选择与建立假设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农户对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响应情况不尽相同,为了检验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其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本文考虑了以下因素对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的影响:农户个体特征变量和农户对环境的认知和态度.然后建立了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应用632个农户样本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由Hanemann提出的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在很多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当数据中存在很多二值化状态时,要分析这些二值化状态与某些因素的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忠双;;信息化是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仁安;;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的成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3 孙应绍;;三峡库区农民外出务工的经济学分析[J];重庆行政;2007年02期

4 胡滨,刘平,张乾元;三峡库区城镇化浅论[J];长江建设;2001年01期

5 毛天伦;三峡库区城镇迁建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傅显捷;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情况调查与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吴定安;建立三峡库区农业保障体系的基本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1期

8 ;三峡库区边坡工程市场巨大[J];岩土工程界;2002年01期

9 许菁;三峡库区应战滑坡[J];南风窗;2002年06期

10 ;三峡库区建柑桔深加工项[J];国内外香化信息;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健;;三峡库区抢险打捞工作的思考[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2 余章华;;三峡库区老年意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三峡库区突发性灾害事件和持续干旱分析[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4 王平;粟剑;彭祥伟;;三峡库区肉牛发展模式探讨[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璐琦;王敏;;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6 黄勇;喻海泉;许仕坤;;三峡库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讨[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7 陈良华;望作信;;三峡库区船舶违章的治本之策[A];2004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宁萍;王红梅;刘德绪;;三峡库区清漂船垃圾打捞系统优化方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伍黎芝;陈育林;;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10 韩冬梅;;三峡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索[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松涛;三峡库区将建21座治污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记者 苟慧智 彭源长;三峡库区急盼“三峡电”[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周家华 孙加宝 通讯员  欧阳虹;长江海事将积极应对三峡库区172米蓄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4 科信;三峡库区生态系统建设关键技术项目启动[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屈凌燕;16省市和三峡库区签订劳务输出协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记者 罗静雯;我市今年将开展三峡库区稳定与发展调研[N];重庆日报;2008年

7 ;湖北 构筑三峡库区最后一道环保屏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方方;三峡库区环保产业蕴藏巨大商机[N];中国水利报;2000年

9 特约记者 望作信;三峡库区超高客货轮实行倒桅通过跨河建筑物[N];中国水运报;2010年

10 黄典 张晓帆 记者 周少诚;聚智建言三峡库区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维佳;三峡库区反倾层状内嵌岩梁式岩质岸坡失稳机理和防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代贞伟;三峡库区藕塘特大滑坡变形失稳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鲁群岷;三峡库区重庆段大气与降水组分分析及其时空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秦远好;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邵蕾;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王珂;三峡库区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因子关系分析[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8 李德营;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黄丽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系统评价和三峡库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彭月;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区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广;基于DPSIR模型的三峡库区水生态安全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邓叔娟;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3 刘玉洁;巫山涂家坝遗址明代家族墓发掘与初步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帆;提高三峡水库日降幅对已治理涉水滑坡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春艳;三峡库区政府环境管制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李辉;基于3S技术的三峡库区万州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7 黄庆超;三峡库区典型支流的水文水质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8 孙炜栋;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网络的节能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段娅;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广纳;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面源污染及水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19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19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