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1:18
本文关键词: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殊群体之一,农村妇女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农村妇女发挥了主导作用;更体现在常年的生产过程中,农村妇女在家庭经济收入、牲畜饲养方面的突出贡献。然而,农村妇女在为家庭做出巨大贡献的情况下,却面临着自身经济收入较少、技能难以得到提升、社会地位较低、思想观念难以与时俱进等诸多维度的贫困剥夺。农村妇女的多维贫困加深了现今我国西南地区的多维贫困状况,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找到农村妇女多维贫困制约因素,解决好区域妇女多维贫困问题,对于深入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多维贫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为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治理路径,以期能够为我国西南地区多维贫困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运用精准扶贫理论、多维贫困理论、反贫困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在对我国西南川渝云贵四省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单维贫困、多维贫困以及贫困的分解等方面对该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研究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该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致贫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研究从治理重点和难点、治理政策路径两个方面对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路径进行了探讨。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程度、影响因素和治理难度三个方面得出了结论,并给出了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方向。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虽然整体上我国西南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有所减轻,但区域农村妇女贫困剥夺维度数量大,贫困程度依然很深。特别是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等方面,区域农村妇女受到的贫困剥夺最严重,不同区域农村妇女受到的贫困剥夺有差异,但基本主要集中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等维度上。(2)制度、文化和留守农村因素对区域农村妇女贫困影响大。传统户籍制度、计划生育机制和教育制度对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贫困影响较为显著。文化因素,如藏传佛教因素等,是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的一个重要致贫因素。而留守农村导致的一系列权利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3)权利剥夺、自身能力不足和思想观念滞后加剧了妇女贫困程度。西南地区农村妇女每个维度的贫困剥夺都有不同的致贫原因,但笔者通过分析发现,权利剥夺和自身能力不足、思想观念滞后是最重要的原因,并且贯穿于区域农村妇女每个维度的贫困剥夺,是我们在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中不得不面临的棘手问题。(4)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难度大。当前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扶贫中政府力量还难以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力量还较为薄弱,贫困个体主动性不强。面对区域农村贫困妇女多维需求,传统以增收为主的贫困扶持模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在“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各组成部分的系统化研究;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机制的构成要件、运行方式、实现模式、实践操作、精准度与效度评价;政府、市场、社会、社区、农户在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中的功能边界、角色定位”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西南地区 农村妇女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D669.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23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1.2.1 贫困13
- 1.2.2 反贫困13-14
- 1.2.3 农村妇女14
- 1.2.4 西南地区14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20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4-17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7-19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19-20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20-22
- 1.4.1 研究思路20-21
- 1.4.2 研究方法21-22
- 1.4.3 研究内容22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22-23
- 1.5.1 研究创新22-23
- 1.5.2 研究不足23
- 2. 妇女反贫困理论基础23-25
- 2.1 精准扶贫理论23-24
- 2.2 多维贫困理论24
- 2.3 贫困治理理论24-25
- 2.4 社会性别理论25
- 3.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及其比较25-30
- 3.1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25-30
- 3.1.1 基于公理化多维贫困测量方法25-27
- 3.1.2 基于能力化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27-30
- 3.2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比较30
- 4.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实证研究30-38
- 4.1 数据来源30
- 4.2 样本分布30-31
- 4.3 维度选取与剥夺值的确定31-33
- 4.3.1 维度的选取31
- 4.3.2 剥夺值的确定31-32
- 4.3.3 权重设置32-33
- 4.4 贫困测算与分解33-38
- 4.4.1 单维贫困测度结果33-35
- 4.4.2 多维贫困测度结果35
- 4.4.3 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35-37
- 4.4.4 本章小结37-38
- 5.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原因分析38-43
- 5.1 宏观角度分析38-41
- 5.2 微观角度分析41-43
- 5.3 本章小节43
- 6.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路径探讨43-47
- 6.1 多维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43-45
- 6.1.1 多维识别难题43-44
- 6.1.2 多元帮扶难题44-45
- 6.1.3 动态监管难题45
- 6.1.4 融入扶贫难题45
- 6.2 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政策路径45-47
- 6.2.1 搭建平台,合力推进45-46
- 6.2.2 精准识别,动态监管46
- 6.2.3 精确对接,个性帮扶46-47
- 6.2.4 严格考核,提升成效47
- 7. 结论与展望47-50
- 7.1 研究结论47-48
- 7.1.1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48
- 7.1.2 制度、文化和留守农村因素对区域农村妇女贫困影响大48
- 7.1.3 权利剥夺、自身能力不足和思想观念滞后加剧了妇女贫困程度48
- 7.1.4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难度大48
- 7.2 研究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5
- 附录55-5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活动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维国;;P鹑朔俏髂系厍偈褡錥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黄亚玲;;西南地区城市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3 刘汝宽;;第七届中西南地区公安政(法院)校侦查学术研讨会综述[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2006年05期
4 ;中南西南地区公安院校第一届侦查学术研讨会简况[J];政法学刊;2001年01期
5 周茂非;倪国锋;;抓住奥运后发展机遇 加快京西南地区发展[J];北京观察;2009年01期
6 周民良;;以扩大开放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徐承;唐嘉国;;推进警务合作纵深发展和实效发挥之研讨——以泛西南地区为例[J];公安研究;2012年11期
8 汤华 ,程青;遏制边境“黑枪”暗流——我国西南地区打击走私贩枪犯罪纪事[J];w芸
本文编号:274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