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0-07-20 20:12
【摘要】: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初步成型。山西省继承了日本农业协会的一些精华,最先在定襄和临汾县试点专业合作社。二十多年来,合作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发展进步。毋庸置疑,个体农户存在诸多缺陷,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同时农民群体参与到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专家学者们呼吁只有通过农民合作方式才能克服个体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困难,而已有的合作社的确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体现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民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等方面。因此,在专家学者的积极号召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宣传之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然而,中国国情特殊、农民分布广泛、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自然产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够集中且实力悬殊;并且中国自然经济存在历史悠久,“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另外受特殊历史对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农民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思想藩篱。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深深地扎根于复杂多样的文化背景当中,它的形成和运转亦然是根据当地的文化习惯进行的;除此之外,现已成立运作的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机制存在较大问题,外部环境亟待改善,政府相关政策的操作性和服务性都有待提升。因此,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解决这些问题也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国情、分析困境、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有效建议。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并对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在此全面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内涵,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为之后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再次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包括主体认识要素、组织内部要素、外部环境要素,为分析其困境及其原因提供参考材料。从次为文章的重点部分,笔者结合文献梳理与影响要素,对发展程度低,带动能力欠佳;发展欠平衡,各方实力不均;运作不规范,民主原则受挑战;合作组织出现异化,农民利益无法保障等困境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阐述。另外笔者从主体认识不足、组织内在障碍、外部环境缺失三方面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以上发展困境的原因,以期为解决发展困境提出有效路径提供参考。除此之外笔者从提高综合素质、完善自身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与创新发展方式四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具体意见办法,希望能对解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困境提供一定帮助。最后是本论文的结尾部分,主要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并对今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坤;;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23期

2 马占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21期

3 潘凤广;孟英超;;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作用的对策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邓衡山;徐志刚;柳海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全国7省760个村的大样本调查[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8期

5 肖亮;;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及发展障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0年03期

6 杨晓猛;;培育与扶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7 刘勇;;西方农业合作社理论文献综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胡卓红;;借鉴国外经验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9 袁力;董蕾;赵波;黄基秉;;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荀雪霞;;政府在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地位和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7期



本文编号:2763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63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d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