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2:44
【摘要】: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据此,按照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在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和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和布局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和重要手段。但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实际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阻碍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基于此,本文选取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查阅当地的年鉴、史、志及相关政府文件,在阐述农业综合开发基础理论,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状况,客观地指出其在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中的自身劣势和面临的挑战: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功能不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程度低;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亟待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力度和动力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农业资金投入不够等。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从六个方面提出推进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一是政府为主导,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植力度,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农业物质装备;四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利益,助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夯实农业科技基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7
【图文】:

政府网站,数据来源,资水


阳市赫山区原名益阳县,为古县新区,自战国时期楚国在此设县至2300多年的历史。位于湘中偏北,处洞庭湖西缘,资水尾闯,东邻南界宁乡,西接桃江,北临资水,西南为雪峰山余脉,最高点碧云2米;中部地面起伏平缓,丘岗与平原相间。全区国土面积1278.7平018年,辖10个乡镇、6个街道、1个园区,总人口邋86.4万,其中农万,属典型农业大区,全域“一分丘山两分岗,五分平原两水乡”,的东北部、资水沿岸及其它溪河下游,由于几千年河湖冲积作用,组成的平坦地面,构成全区最主要的平原地貌。其土壤深厚肥沃,雨量充沛,光热丰富,四季分叨,适应于农林作物的生长。域内可之地主要均分布在广阔的南洞庭冲积平原。该区素有“鱼米之乡”全国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生产基地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商品粮供应量在28万吨以上%如图区行政区域图。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郎付山;;基于农业产业集群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马先标;杨雪锋;;区域经济政策概念含义及义理性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12期

3 陈思明;李金成;司睿;;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协调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21期

4 林乐芬;法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融资障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31个乡镇46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5 王海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年10期

6 杜娜;赵志忠;赵从举;卓志清;朱敏捷;;基于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建设研究——以海南儋州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16期

7 焦华;汪飞;;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4期

8 刘明;;农业产业化:理论依据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5年05期

9 邱楚翘;彭媛媛;周月书;王丽颖;;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农户融资行为及影响因素——基于江苏泰州与南通农户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10 陈俊红;王尚德;肖宇波;;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志新;地级市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2 朱文哲;农业专业化生产时空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叶长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6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66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c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