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23:31
【摘要】: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贵州省由于国贫困程度较深,生态环境脆弱和自然资源匮乏等基本情况,是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最早开始试点运行的省份之一。那么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展的效果如何?在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带来了怎样的综合效益?今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更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通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梳理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选取贵州省榕江县、从江县、遵义市等地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回收739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选取相关分析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贵州省移民搬迁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贵州省移民搬迁的实施背景和相关的政策措施,搬迁对象和安置模式;然后是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差异性分析法,对移民搬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评价,发现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整体上取得较为满意的实施效果。经济效益方面,生活条件和就业情况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生产条件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社会效益方面,社会保障、物质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社会基础设施需要继续完善;生态效益方面,迁入地的生态环境略有改善。最后进行总结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D632.4
【图文】:
图 3-1 贵州省“十三五”时期各年度搬迁任务进度表搬迁对象和安置模式1)搬迁对象迁地区大部分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资源匮乏,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较差,存在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象,无法满足农户的就地脱贫的按照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的要求,搬迁对象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是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户;二是生态位置重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农户;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贫困农是居住在民族地区的贫困农户[31]。2012 年-2016 年以来,共计搬迁群众3 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农户共占移民总规模的 85%以上。2)安置模式地扶贫搬迁工程遵循城乡统筹、布局优化、集约用地、规模适度的原则,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效益研究就近集中安置[42]。中,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园区是主要的安置模式,占全部安置人口的以上。另外除了以上四种主要的安置模式以外,也有小部分移民搬置,采取的方式多为进城务工和投靠亲友等。到 2016 年,贵州省数搞达 1227 个。十三五时期,贵州省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任务更加划建设安置点的个数 1509 个,集中安置占比 96.1%,依托小城镇 785 个,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点为 108 个,依托旅游景区开发安置点托中心村安置为 509 个。
本文编号:2774650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D632.4
【图文】:
图 3-1 贵州省“十三五”时期各年度搬迁任务进度表搬迁对象和安置模式1)搬迁对象迁地区大部分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资源匮乏,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较差,存在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象,无法满足农户的就地脱贫的按照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的要求,搬迁对象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是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户;二是生态位置重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农户;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贫困农是居住在民族地区的贫困农户[31]。2012 年-2016 年以来,共计搬迁群众3 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农户共占移民总规模的 85%以上。2)安置模式地扶贫搬迁工程遵循城乡统筹、布局优化、集约用地、规模适度的原则,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效益研究就近集中安置[42]。中,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园区是主要的安置模式,占全部安置人口的以上。另外除了以上四种主要的安置模式以外,也有小部分移民搬置,采取的方式多为进城务工和投靠亲友等。到 2016 年,贵州省数搞达 1227 个。十三五时期,贵州省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任务更加划建设安置点的个数 1509 个,集中安置占比 96.1%,依托小城镇 785 个,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点为 108 个,依托旅游景区开发安置点托中心村安置为 509 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丹;王兆清;李富忠;;易地扶贫搬迁研究——以山西省五台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2 杨显明;米文宝;齐拓野;程子彪;;宁夏生态移民效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3 王永平;陈勇;;贵州生态移民实践: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4 苏大学;;论实施草原生态移民搬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草原与草坪;2006年01期
5 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李笑春,陈智,叶立国,董华,刘敏,张君,聂馥玲;对生态移民的理性思考——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池永明;生态移民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J];经济论坛;2004年16期
8 皮海峰;小康社会与生态移民[J];农村经济;2004年06期
9 阿布力孜·玉素甫;关于新疆生态移民的意义和形式的初步探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李宁,龚世俊;论宁夏地区生态移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774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7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