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0-08-05 08:35
【摘要】: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带动,区域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工程成效显著。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有关工程实施成效、政策模式是否适用等相关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对今后工程的计划调整和实施有着指导性意义。因此,针对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部门统计资料及现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实地考察记录、抽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西峰区2012年至2017年间的退耕还林数据和相关监测数据,综合参考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以当前国家林业局对退耕还林工程记录的相关数据以及我国林业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意见调查(德尔菲法)等方法,建立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基础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层次性处理,计算各项功能的效益分值,以分值结果表示工程效益情况,对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做出评价及建议,以期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研究结果如下:1、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得分57.25分,总体效益一般。其中,生态效益56分、经济效益52分,效益均不理想,需后期针对性改良;社会效益得分65.86分相对较好,需继续保持。2、在生态效益中,水源涵养功能得分64分,效益较好,表明退耕区水源涵养功能效益趋向较好状态。水土保持得分60分、改良土壤得分62.3分,效益均一般;改善环境作用38分,效益较差,均需在后期加强。3、在经济效益中,间接经济效益60分,效益一般;直接经济效益40分,效益较差。需在后期调整退耕还林林分结构,增加经济林比例。4、在社会效益中,可量化社会效益71.8分,效益较好;潜在社会效益52分,效益一般;需长期坚持政策扶持力度。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27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退耕还林工程


有已改造地区的面积、虫害治理情况、破坏情况以及重新开拓成耕物品种及数量情况,还有改造地区应发补助物资钱财发放情况,实的一些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将这些各种情况及时做出整理记录[32]。 分析方法要应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定价法等方法计算三大效益。术路线查阅文献和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西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定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典型案例点,结合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用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开展案例点退耕还益评价,并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退耕还管理的技术经济对策。详见研究技术路线图(图 3.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西峰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3图 4-1 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表 4-1 可知,在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A)中,每项指标权重差别较明显。从二级指标中可以发现,生态效益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效益最明显,权重为 0.58,而社会效益指标(B3)权重仅为 0.2。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效益最明显,其次是经济效益,在这两者的推动下,社会效益也有一

变化图,西峰区,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图


图 5-2 西峰区粮食播种面积与退耕还林面积变化图(2)人均纯收入表 5-7 退耕还林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表份农村人均纯收入(元)务工收入(元)种养殖收入(元)退耕还林补助(元)务工收入比例(元)种、养殖业收入比例退耕还林补助比例12 5233 2972 1916 345 56.8% 36.6% 6.6%13 5751 3232 2147 372 56.2% 37.3% 6.5%14 6153 3433 2332 388 55.8% 37.9% 6.3%15 6645 3668 2559 418 55.2% 38.5% 6.3%15 7057 3790 2830 437 53.7% 40.1% 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肖林;李勇;于寒青;刘文祥;;黄土区退耕草地合理放牧可减少土壤CO_2排放和土壤侵蚀[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年04期

2 袁媛;;宜川县交子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年03期

3 韩中海;冯俐丽;温保良;张秋娟;王振刚;;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J];河南林业科技;2014年01期

4 姚盼盼;温亚利;;河北省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5 马海芸;雍雅明;刘宗盛;;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以榆中县为例[J];草业科学;2012年09期

6 申建秀;王秀红;刘羽;张伟;姚丽娜;;退耕还林前后甘肃正宁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4期

7 丁文广;魏银丽;杨军梅;牛贺文;;甘肃省中部干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8 李桦;姚顺波;郭亚军;;新一轮补助下黄土高原农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意愿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党养性;杨文杰;;CRP工程对我国退耕还林经济补偿的启示[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晓;高海清;郭东敏;卜耀军;;层次分析法在陕北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发珠;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库及组分的响应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孔忠东;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单;基于水土保持效益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邓长宁;武陵山区生态核心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与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1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81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