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规模视角下山东省粮食经营主体种植行为及持续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4:42
【摘要】: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十三亿多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解决并维护好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种植意愿。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粮食生产趋向规模化、粮食经营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规模经营化下集约化生产动能不足,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耕地撂荒严重,投入产出比失衡增收困难,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低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自持、防控体系薄弱、恢复周期漫长,农户的持续经营意愿容易受挫等问题,因此研究和解决粮食经营主体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下,通过对规模视角下种植行为及持续意愿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整理,构建了文章的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山东省为代表进行研究,首先对山东省农户的种植行为进行梳理,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经营规模和产量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其波动性变化受经营主体持续种植行为的影响。通过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临邑县为代表的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粮食经营主体作系统调研分析,其土地规模在100-300亩规模经营户之间的生产收益最高,经营户的受教育程度、上年规模情况、小麦亩均收益和参加农技培训对经营主体持续种植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对经营主体的持续种植意愿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由个体特征、生产情况和政策环境来分析不同规模经营主体持续经营意愿,通过Log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兼业化、家庭收入、土地流转、对补贴满意度、信息获取方式和参加合作社对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种植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确保粮食安全,充分调动粮食经营主体积极性的角度,提出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改革、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风险防控和补贴保障、培养适应新时代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等建议,实现粮食经营主体稳定增产增收,使粮食生产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保障和维护国家粮食战略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6.11
【图文】:

粮食播种面积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食生产与供给的紧迫性、必要性概念逐渐淡漠,特别是农村新生代,逐利拈轻倾向明显,弃农务工、弃农经商,耕地撂荒、空壳村庄由南到北问题比比皆是,粮食经营主体渐趋老龄化、低能化。另外,我国城乡就业人员总数数量从 1978 年的 40152 万人增加至 2017 年的 77640 万人,增长 346%。一产、二产、三产就业人数比从 1978 年的 70.5%、17.3%、12.3%调整为 27.0%、28.1%、44.9%。从我国对就业结构的全面优化中可以看出,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粮食经营主体结构需要高度重视,须以党和政府的政策思想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入手,培育和创新我国新型的粮食经营主体体制。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我国良好的粮食生产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进入新时代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系列讲话为指导,贯彻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发展观,仍有一系列需要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与粮食生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市场整体竞争力与产出效益倒挂之间的矛盾、对风险防控体系进行健全完善、生产经营主体动能挖掘以及粮食主体持续经生产理念与潜力的养成等等。

粮食产量,数据来源,山东省,经营主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山东省粮食经营主体种植现状研究第三章 山东省粮食经营主体种植现状研究3.1 山东省粮食种植概况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农业生产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粮食耕种面积长期居全国前列。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其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历史上由于黄河泛滥,粮食产量不稳定,现在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山东省的粮食产量逐渐稳定,如图 3.1 所示,根据 2018 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为 5320万吨,居全国粮食产量排行第三,其亩均产量为 421.9 公斤/亩,居全国第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平稳。2018 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297 元,增长 7.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2.43:1。山东省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山东省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仅为 0.07 公顷,随着山东省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进城务工,劳动力不足及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影响了粮食持续种植,基于山东省在全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代表性,分析山东省粮食经营主体的种植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

化肥投入,山东省,单位面积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山东省粮食经营主体种植现状研究年均增长率为-0.3%;如图 3.5 所示,农药每亩的投入量从 2000 年的 1.2 公斤/亩降低到 2017 年的1.1 斤/亩,年均增长率为-0.9%;如图 3.6 所示,农村用电量每亩的消耗量从 2000 年的 17.2 万千瓦时/亩增加至 2017 年的 38.5 万千瓦时/亩,比 2000 年增加了 21 万千瓦时/亩的用电量,年均增长量为 5.1%。通过图 3.2—3.6 可以看出,农业经营主体对于部分粮食种植的必要生产资料投入量在不断减少,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化肥、柴油和农药的每亩投入量从 2000 年至 2017 年在逐年下降。通过各类生产资料的每亩投入量变化可以看出农药、柴油和化肥的投入量相对减少,而薄膜和农村用电量相比 2000 年有增加。从总体上来看,山东省粮食生产资料投入是在逐年下降,生产要素的减少,会导致粮食经营主体的种植投入成本减少,在经营主体的种植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粮食经营主体的种植意愿将会提高,成本降低,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益提高,更会趋向于转变种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辰;;构建粮食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评价体系[J];中国粮食经济;2007年01期

2 陈波;黎东升;王雅鹏;;粮食经营者信用等级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3 王学俐;;县级以下粮食经营队伍的业务素质亟待加强[J];中国粮食经济;2007年03期

4 ;做有远见卓识的粮食经营者[J];中国粮食经济;2005年05期

5 王玲;规范粮食经营秩序的几种途径[J];江苏农村经济;2005年04期

6 孙文达,丁恒钊,罗汉前;转变策略搞活粮食经营[J];粮食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7 卢友庆;农村粮食经营企业如何走出困境[J];中国粮食经济;2000年01期

8 周其斌,付宏伟;粮食经营市场化趋势[J];中国粮食经济;2000年01期

9 王京良;漫漫长路 几多转折──记解放后我国粮食经营工作的十次大变革[J];粮食问题研究;1996年01期

10 张厚俊,李森林;粮食经营承包中常见问与对策[J];商业会计;199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波;王雅鹏;;粮食经营者信用等级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纪建华;;科学发展 规范管理——浅议“发展和规范粮食经营者制度”[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唐玉郴;曾亚斌;;用工业化理念谋划郴州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大发展[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晏晓宁;荆州:创新粮食经营理念 启动转型发展引擎[N];粮油市场报;2017年

2 记者 陈茜;陕西将建粮食经营者质量安全信用档案[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7年

3 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 罗敏;加强质量溯源 守住口粮安全[N];合肥晚报;2017年

4 记者 张志宁 通讯员 史磊;对粮食经营者核实最低最高库存[N];德州日报;2014年

5 李智超;粮食经营总量再创新高[N];粮油市场报;2004年

6 程中杰;西郊粮库粮食经营创历史最好[N];粮油市场报;2005年

7 记者 买天;对各类粮食经营者应一视同仁[N];农民日报;2004年

8 孙继银 刘瑞芬;迁安粮食执法按“图”索骥[N];粮油市场报;2009年

9 记者 程娇;防止粮食经营者囤积居奇[N];海南日报;2009年

10 陈春霞邋韩继文;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整体走出困境[N];蚌埠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丹;基于规模视角下山东省粮食经营主体种植行为及持续意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何建军;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粮食经营信息挖掘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8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88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