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高速公路工程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学位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P18;F30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评价
2.1.2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2.1.3 土地复垦标准
2.1.4 免疫
2.1.5 克隆
2.1.6 抗原
2.1.7 抗体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利用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4 区域差异理论
2.2.5 生物免疫系统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3.2 土地利用结构
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原则和依据
4.1.2 评价单元划分
4.1.3 评价因子及其等级标准的确定
4.1.4 评价因子权重和适宜复垦方向的确定
4.2 免疫克隆算法模型构建
5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5.1 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
5.2 复垦成本和地类组合的确定
5.3 土地复垦结果的判别分析
5.3.1 结果判定
5.3.2 精度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行海燕;;我省规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J];资源导刊;2017年01期
2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3月1日起施行[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01期
3 ;澳大利亚土地复垦的具体做法和特点[J];西部资源;2013年02期
4 周旭;周妍;;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复垦[J];中国土地;2013年07期
5 韩静;;关于对油田土地复垦的研究与探讨[J];企业研究;2013年14期
6 罗明;胡振琪;李晶;;土地复垦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从中美土地复垦制度对比视角分析[J];中国土地;2011年07期
7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土地复垦调研组;;不欠新账 多还旧账——有关广西山东等八省(区)土地复垦情况的调查[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23期
8 晏仲华;搞好土地复垦 振兴盐场经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02期
9 刘志坚;;小店制梁场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7年12期
10 胡振琪;付艳华;荣颖;Anna Waitkus;;美国怀俄明州煤矿土地复垦监管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仁芙;;中国土地复垦发展历程及一些思考[A];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6年
2 王者山;;矿山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赵继新;;新工艺新技术开创矿山土地复垦新局面[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4 ;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委会组团参加美国采矿与土地复垦学会第30届年会[A];中国煤炭学会简讯(第138期)[C];2013年
5 ;2014北京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纪要[A];中国煤炭学会简讯(第142期)[C];2015年
6 查俊华;;大冶市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问题、对策及展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李萌;;黄土高原区土地复垦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山西高平申家庄矿为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李萌;;黄土高原区土地复垦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土地复垦条例[A];铁路环保法规汇编[C];2013年
10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A];铁路环保法规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国新 李宇航;我省出台实施土地复垦新办法[N];陕西日报;2013年
2 记者 吕苑鹃;完善土地复垦激励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3 记者 王立彬;国务院公布《土地复垦条例》[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怀龙;加快土地复垦步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秦佩华;土地复垦:让废地变良田[N];人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吕苑鹃 孙国瑞;尽快出台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秦佩华;土地复垦让废地变良田[N];粮油市场报;2011年
8 ;土地复垦条例[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胡卉明;让土地复垦成破解“两难”重要抓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平;矿山土地复垦将与矿权“捆绑”[N];中国矿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锦洪;我国农地的市地转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周妍;矿山土地复垦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及信息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崔柳;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系统分析及考核评价方法[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4 史晓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地协同利用与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余勤飞;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孙海运;山东济宁矿区复垦土壤理化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肖本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机理与试验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张卫;有色金属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扩散特征及生态封闭治理模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刘若辰;免疫克隆策略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张立平;矿区土地复垦格局优化与赤泥微生物修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沛l
本文编号:2830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3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