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09 05:47
   由于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两大指标分别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均人收入,因此这两大指标备受我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已有一定的历史时间,居民收入水平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状态。最近几年来,云南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不仅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提高,整个农业生产总值也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同时,城镇化率也有大幅提升,城乡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通过研究云南省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发展数据,分析对居民收入起推动作用或者抑制作用的原因。研究内容如下:选取云南全省04年—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对比云南省内的7个地级市城市和7个自治州从2006年到2012年之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性的变化。与此同时还建立起了省内2007年至2013年各个区县农村居民年均净收入的数据模型,把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因素和地区在不同年份之间联系起来。 亦将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描述统计部分,用直观的趋势线图将收入变动情况清晰地呈现出来,反映基本的统计量,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年均净收入和城镇居民年均净收入随着年份的变化呈上升趋势。推断统计部分利用EVIEWS6.0软件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时间序列分析,涉及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多种检验手段的结果都表明一个现实,农村的经济和收入情况与城镇有着很大区别。另一方面,利用R软件对农村居民纯收入数据进行面板分析,经过检验发现固定效应模型良好贴合原始数据,最终结果显示农业总产值指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的人均支出,农作物产品的种植面积,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总动力对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本文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上进行创新,将云南省的各州市县数据随着年份的变化进行细分,并采用R软件对收入各项数据进行检验、面板分析,探索各因子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方向性建议。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323.8;F126.2
【部分图文】:

时序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云南省


图2-2云南省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时序图根据图中数据表格显示可以看出:(1)从2004年至2013年间城镇居民可配收入始终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2)两种收入都以一定的速度保持增长态势;(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较平缓,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下面就增幅趋势明显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各州市县进行细分,绘制折线图,探索不同截面上各数据之间的规律。2.3云南省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选取云南省16个州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2008年至2014年的《云南统计年鉴》和各州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面图2-3-1所展示的是云南省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之前七年间的波动情况,图2-3-2所展示的是云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之前七年间

曲线,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云南省


图2-4云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影响因素趋势线图从图2-4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年至2013年,云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呈现曲线上升的趋势,并且上升速度很快,截止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己经增长了 2倍多。各影响因素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出口额的增幅较大,三产比重、平均每户就业面的变化较为平稳。该图从侧面反映了因变量y受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不由哪一个单一因素来决定。下面进一步观察因变量及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量,由EVIEWS6.0软件分析得出下表的结果:表2-4.1云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影响因素的统计信息Y X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3期

2 王虎;范从来;;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3 方金兵;张兵;曹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1期

4 吴晓明;吴栋;;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状况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5 张继海,臧旭恒;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协整分析[J];消费经济;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833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33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