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6:15

  本文关键词: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奶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奶牛养殖环节,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加工环节,乳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消费环节,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多。资源与环境环节,排污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与文化环节,支撑力度不断加大。但北京奶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隐患。本文将在客观分析北京奶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不同角度,对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有三个,分别为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和能力评价。这三个核心部分的研究成果,客观的回答了三个问题,分别是,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处在什么阶段,影响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还有北京奶业在未来的发展能力如何。运用的模型和方法主要包括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DEMATEL模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分别为MATLAB和SPSSc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W”型发展走势。即发展水平总体增长,但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北京奶业正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过度,但过程不太稳定。影响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国外乳制品对本土市场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奶牛养殖、生产加工、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四个环节的合力支持才能实现。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基础环节和资源环节表现较弱,在市场消费环节表现突出。最后本文针对三个核心部分所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多级模糊综合分析法 DEMATEL模型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农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2
  • 第一章 引言12-22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12
  • 1.1.1 选题背景12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12
  • 1.2 研究综述12-15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2.3 文献评述15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5-21
  • 1.3.1 研究内容15-17
  • 1.3.2 研究方法17-21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研究理论22-30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2-25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22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22-23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23
  • 2.1.4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23-24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24
  •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24-25
  • 2.1.7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25
  • 2.2 系统理论25-26
  • 2.2.1 系统论的形成与发展25
  • 2.2.2 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25-26
  • 2.2.3 系统论的任务26
  • 2.2.4 系统论的特点和未来趋势26
  • 2.3 循环经济理论26-27
  • 2.3.1 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与发展26-27
  • 2.3.2 循环经济理论的本质27
  • 2.3.3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意义27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27-30
  • 2.4.1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27-28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28-29
  •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9-30
  • 第三章 北京奶业概况30-36
  • 3.1 奶牛养殖效率不断提高30-31
  • 3.2 生产加工规模不断扩大31-32
  • 3.3 市场消费潜力巨大32-33
  • 3.4 资源与环境排污能力较强33-34
  • 3.5 社会与文化支撑能力较强34-36
  • 第四章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36-41
  • 4.1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6-39
  • 4.1.1 奶牛养殖36
  • 4.1.2 生产加工36-37
  • 4.1.3 市场消费37-38
  • 4.1.4 种源发展38-39
  • 4.2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9-41
  • 4.2.1 奶牛养殖成本逐年攀升39
  • 4.2.2 乳品加工企业运营能力不强39
  • 4.2.3 奶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39-40
  • 4.2.3.1 奶牛饲养效率有待提高39
  • 4.2.3.2 奶业市场结构单一39
  • 4.2.3.3 市场预警机制有待完善39-40
  • 4.2.3.4 奶业市场垄断程度过高40
  • 4.2.4 水资源日益匮乏40
  • 4.2.5 养殖业环境污染不断加剧40-41
  • 第五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分析41-48
  • 5.1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图谱构建41-42
  • 5.1.1 研究切入点—乳品加工企业41
  • 5.1.2 利益相关者图谱分类依据41
  • 5.1.3 利益相关者图谱分层构建41-42
  • 5.2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42-48
  • 5.2.1 政府机构43
  • 5.2.2 奶农43-44
  • 5.2.3 乳品消费者44
  • 5.2.4 自然环境44-45
  • 5.2.5 饲料加工企业45-46
  • 5.2.6 非政府组织46
  • 5.2.7 社会公众46-47
  • 5.2.8 其他利益相关者47-48
  • 第六章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48-55
  • 6.1.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8-49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48
  • 6.1.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8-49
  • 6.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49-50
  • 6.2.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原理49-50
  • 6.2.1.1 确定因素集E49
  • 6.2.1.2 确定评语集B49
  • 6.2.1.3 确定权重集W49-50
  • 6.2.1.4 确定隶属度50
  • 6.2.1.5 模糊综合评价50
  • 6.3 数据来源50
  • 6.4 因素集和评语集确定50-51
  • 6.5 构造隶度函数51-52
  • 6.6 确定指标权重52
  • 6.7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52-53
  • 6.8 结果分析53-55
  • 6.8.1 奶牛养殖环节53
  • 6.8.2 生产加工环节53
  • 6.8.3 市场消费环节53-54
  • 6.8.4 资源利用环节54-55
  • 第七章 基于DEMATEL模型的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55-58
  • 7.1 运用DEMATEL模型分析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55-58
  • 7.1.1 DEMATEL模型构建步骤55
  • 7.1.1.1 数据来源55
  • 7.1.1.2 构建相互系数影响矩阵55
  • 7.1.1.3 构建直接影响矩阵55
  • 7.1.1.4 直接影响矩阵标准化55
  • 7.1.1.5 综合影响矩阵55
  • 7.1.1.6 分析综合矩阵结果及绘制中心、原因度散点图55
  • 7.1.2 DEMATEL模型应用55-57
  • 7.1.3 结果分析57-58
  • 第八章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58-67
  • 8.1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8-59
  • 8.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58
  • 8.1.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58-59
  • 8.1.3 数据来源59
  • 8.2 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59-65
  • 8.2.1 主成分分析59-64
  • 8.2.1.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59-60
  • 8.2.1.2 主成分因子提取60
  • 8.2.1.3 主成分命名60-62
  • 8.2.1.4 计算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62
  • 8.2.1.5 综合得分及排名62-64
  • 8.2.2 聚类分析64-65
  • 8.3 影响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65-67
  • 8.3.1 奶牛养殖能力较弱65
  • 8.3.2 乳品加工环节盈利能力不足65-66
  • 8.3.3 乳制品市场受外国冲击程度增强66
  • 8.3.4 人口与环境之间矛盾不断加剧66-67
  • 第九章 政策与建议67-75
  • 9.1 针对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提出的政策与建议67-68
  • 9.1.1 降低奶牛养殖成本67
  • 9.1.2 提升乳品加工企业运营能力67
  • 9.1.3 增强奶业市场竞争力67
  • 9.1.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67-68
  • 9.1.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7
  • 9.1.4.2 推行“种养结合”新模式67-68
  • 9.1.5 增强粪污处理能力68
  • 9.1.5.1 加大环保饲料的研发力度68
  • 9.1.5.2 推广粪污处理技术68
  • 9.1.6 加强奶业文化宣传68
  • 9.2 针对北京奶业各利益相关者关系提出的政策建议68-69
  • 9.2.1 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平台68
  • 9.2.2 协调好与奶农的关系68
  • 9.2.3 提升乳品消费者信心68
  • 9.2.4 建立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68-69
  • 9.2.5 建立与饲料加工企业的联动机制69
  • 9.2.6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69
  • 9.2.7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69
  • 9.2.8 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69
  • 9.3 针对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提出的政策建议69-70
  • 9.3.1 提高养殖效率69-70
  • 9.3.2 提高乳品加工行业盈利能力70
  • 9.3.3 抵御国外乳制品市场冲击70
  • 9.3.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0
  • 9.4 针对DEMATEL模型分析结果提出的政策建议70-73
  • 9.4.1 重要指标分析71-72
  • 9.4.1.1 乳制品进口量71
  • 9.4.1.2 农村居民人均年乳制品消费量71
  • 9.4.1.3 乳制品市场容量71
  • 9.4.1.4 人均可支配收入71-72
  • 9.4.1.5 乳制品市场占有率72
  • 9.4.2 北京奶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72-73
  • 9.4.2.1 提高原料奶质量72
  • 9.4.2.2 降低奶牛物质与服务费用72-73
  • 9.4.2.3 引导消费者购物习惯73
  • 9.4.2.4 提升粪污处理能力73
  • 9.5 针对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提出的政策建议73-75
  • 9.5.1 提高奶牛养殖能力73
  • 9.5.2 增强乳品加工行业活力73
  • 9.5.3 提高奶业自我保障能力73-74
  • 9.5.4 缓解社会与自然环境矛盾74-75
  • 第十章 不足与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静;杨鹏辉;;我国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模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涂忠虞;柳树杂种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1980年01期

3 华元渝,胡传林,张水元,陈少莲;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鲢鱼种生长体征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2年03期

4 缪启龙,李兆元,窦永哲;用主成分分析区划陕西气候[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7年04期

5 董玉库,赵春瑞;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分析(Ⅰ)——主成分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6 祁建民;卢浩然;郑云雨;;黄麻品种数量性状主成分及其聚类分析[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7 金文林;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研究——主成分分析在评价小豆地方品种资源上的应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鲁茂龙,徐静斐,徐厚昒;家蚕品种若干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蚕业科学;1991年01期

9 张彤;韩行舟;罗义成;李风玉;侯晓辉;宫云龙;王吉元;梁文义;杨玉才;王成海;廉建;;蜂蜜主成分在巢内外的变化[J];中国养蜂;1991年04期

10 江希钿;用主成分分析构造竞争指标并建立单木生长模型[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么彩莲;魏宁;;关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方法探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明星;缪柏其;靳韬;;利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晓东;胡劲松;焦s

本文编号:283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3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c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