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04:42
   2009年国家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速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自此我国全面拉开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帷幕,其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增加农业整体效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今明两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就是在我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提出的,加快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是全面推进新郑市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力争全面了解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找出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加快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提供建议。通过深入探究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发展现状,根据其发展目标与发展特色,构建了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体系并作出评价,发现示范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规范、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农业投融资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并从加强政府领导、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育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等几个方面提出加快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建议。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提出,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问题根源在于目前示范区的水平处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发展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随着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善,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终将通过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继续发展得到解决。
【学位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7
【部分图文】:

交通区位,现代农业示范区


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了新郑市农业科技的进步,培育营主体,提升了农民的收人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力水平,新郑市初步形成了工农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概况、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方面来分析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现状。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概况业生产地形主要分三个类型:一是西部浅山丘陵区,二是中部涧洼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地域地面积 60 万亩,辖 9 镇 1 乡,总人口 63.58 万人,农业人口可以看出新郑市交通便利,航空、铁路、公路、物流四港合一的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硬环境”。

生产总值,现代农业示范区,增收致富,农业产业链


图 2 2015-2018 年新郑市地区生产总值源:《新郑市年政府工作总结报告》(2015—2018 年)由图 2 可以看出,自示范区创建以来新郑市地区生产总值呈稳步增长趋势。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等方式,带动增收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成效显著。170541836720020215622725828388308013345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单位:元

三大产业,统计公报,增加值,数据来源


图 4 2015—2018 年新郑市三大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源:《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2018 年)由图 4 可知,自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以来,新郑市三大产业结构一优化趋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均呈平缓下降趋势,第三产值所占比重值呈不断上升趋势。反映了新郑市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但新郑市国业示范区的建立以及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也为新郑市第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因此,新郑市的第一产业发展仍具潜力。)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1)主导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新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提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冯蔓蔓;郭冉;;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22期

2 柯冬芹;;安庆市宜秀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3 白小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8期

4 中共崇州市委党校课题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对崇州市“1+4”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年02期

5 高云;詹慧龙;陈伟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理论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6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张淑英;夏心旻;;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调研世界;2012年07期

7 赵美玲;;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李黎明,袁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徐星明,杨万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萍;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江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广西平果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2 林淑华;永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和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3 许名扬;台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4 耿传婕;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5 贾慧慧;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郭薇;太谷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7 王滢;常州市武进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8 孔德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妍;重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弘;湖南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路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8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8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