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社会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快速转型发展时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河南省作为农民工大省,农民工的数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与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相比,农民工市民化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农民工个人城市生活成本太高,社会保险、随迁子女教育以及政府提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成本太高。河南省目前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均衡,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到制度障碍、成本障碍、素质障碍、融入障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打破旧有体制之后利益格局的调整带来的公共成本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制度、提高农民工素质、改善融入环境都是一种公共成本,成本是改革的中心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并从规模状况、素质状况、就业状况、收支状况、居住状况和权益保障状况几方面梳理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限制;其次,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河南省在市民化过程中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的经济差异,本文主要选取了郑州、洛阳、商丘和新乡这四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分析,对这四个城市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型过程中所需的个人经济成本和公共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最后,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分担机制的合理化方案。结论:通过分析政府、农民工个人、企业在市民化成本分担中的定位,使各分担主体的责任更加明确;通过规范各级政府职责,制定和完善土地、就业等政策,有利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河南省城镇化的科学推进和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个人经济成本 公共经济成本 分担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6;F29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导论9-19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研究背景9-11
- 2、研究意义11
- (二) 国内文献综述11-14
- 1、农民工市民化内涵12
- 2、农民工市民化成本12-13
- 3、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13
- 4、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13-14
- (三) 理论工具14-16
-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4-16
- 2、成本—收益理论16
- (四)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16-18
- 1、研究方法16-17
- 2、框架结构17-18
- (五)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18-19
- 1、本文创新之处18
- 2、本文不足之处18-19
- 二、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现状19-23
- (一) 规模状况19
- (二) 素质状况19-20
- (三) 就业状况20-21
- (四) 收支状况21-22
- (五) 居住状况22
- (六) 权益保障状况22-23
- 三、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结果分析23-37
- (一) 个人成本24-26
- 1、城市生活成本C124-25
- 2、机会成本C225-26
- (二) 公共成本26-34
- 1、医疗保险成本C327
-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C427-28
- 3、养老保险成本C528-31
- 4、保障性住房成本C631-33
- 5、教育成本C733-34
- (三) 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结果与分析34-37
- 四、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构建37-45
- (一) 政府在成本分担机制中的作用37-42
-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职责37-39
- 2、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政策39-42
- (二) 农民工个人在成本分担机制中的角色42-43
- 1、生活成本问题42-43
- 2、机会成本问题43
- (三) 企业在成本分担机制中的角色43-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与政府职责[J];理论与改革;2005年02期
2 何晓红;;论农民工市民化的素质障碍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6年Z3期
3 何晓红;;青年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06年03期
4 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课题组;高峰;;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效机制[J];群众;2006年07期
5 胡平;;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作为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6 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李斌;;从发展经济理论角度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J];农业经济;2007年07期
8 刘春生;侯茂武;谭文青;;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7期
9 李斌;;实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60期
10 王立平;;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进展[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吉林省委党校课题组;费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何凤莉;;浅析农民工市民化障碍[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宇鹏;;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途径[A];2013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3期)[C];2013年
5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曾红颖;;农民工市民化现状、问题与建议[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辉敏;;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夏显力;张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9 侯云春;韩俊;蒋省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政策[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C];2012年
10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杭州愿成为全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试点城市[N];杭州日报;2008年
2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高华;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积累[N];中国人口报;2008年
3 任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简评[N];人民日报;2010年
4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N];人民日报;2010年
5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N];济宁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施维;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变[N];农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泳 卢吉平;我省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N];甘肃日报;2011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黄锟 李俊;加强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的协调[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任丽娟;积极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路径[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桂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演进与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英强;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葛信勇;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杜宝旭;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收益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周小刚;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刘荣;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马金龙;回族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兆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及对策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景文;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及实现途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王凯;农民工市民化转型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吴庆春;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对策[D];西华大学;2010年
5 訾凤鸣;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沈丹凤;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宋晓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何晓红;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晶;既得利益者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