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转入与农业生产性信贷行为
发布时间:2017-04-05 01:08
本文关键词:农地转入与农业生产性信贷行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并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市场。不仅如此,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紧密关联。农户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农户生产性信贷行为的变化。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发现农户土地资源投入数量与资本的投入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农户农地转入面积越大,其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就越多,从而增加了该农户的农业生产性信贷需求。但是,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农户的农地流转规模普遍偏小,但却依然有着强烈的信贷需求。因此,本文的推断是:农地转入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决定农户农业生产性信贷需求的唯一原因。农户的农地经营权转入,不仅表现为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与之相关的经营格局及其经营方式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以农户农地转入为线索分别从农业经营规模、经营格局和经营方式三个不同的层面,深入研究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性信贷需求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1.在农地经营规模方面。由于农地转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农户的农地经营面积扩大,农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必然需要增加人力物力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这些投入均需要得到农业生产资金的支持,从而使农户为增加的资金投入产生农业生产性信贷需求。2.在农业经营格局方面。农户通过农地转入,即便转入面积不大,但却解决了自己所经营土地的细碎化问题,有利于现代化生产工作的开展。而且农户通过农地流转,将土地资源整合并改善,农地集中化的特性有利于农户在农地上进行专业化生产性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营格局的集中,都增加了农户的资金投入,促使农户产生农业生产性信贷需求。3.在农业经营方式方面。农地转入和农业服务性市场为农户创造了参与农业分工的可能性,使得农户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迈向农业分工。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得农户增加农业生产资金投入更多的专用性生产资料到分工环节当中,促使其农业生产性信贷行为的发生。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与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验证了农户转入面积与农业生产性信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农地转入后经营规模就越大,所需投入的农业生产资金就越高,发生农业生产性信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2.经营规模并不是唯一影响农户生产性信贷的原因。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小规模流转的农户所经营的农地格局更为集中并且专业化生产程度更高,而且在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发育的背景下,农户更加倾向于农业分工的生产模式,农地转入后经营格局与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样成为农户发生农业生产性信贷行为的原因。3.农户的农业生产性信贷行为不仅仅受到农地流转后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农户的家庭禀赋特征、农村金融信贷环境同样对农业生产性信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背景下,农户所增加的信贷需求对当前的农村金融信贷市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育速度不能赶上农户信贷需求的增速。因此,如何完善农村金融信贷市场,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农地转入 农业生产性信贷 经营规模 经营格局 经营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F832.4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12-17
- 1.2.1 农地流转与信贷的关系——从一个数理模型说起12-14
- 1.2.2 农地流转与农户信贷需求:一个被忽视的现象14-17
- 1.2.3 问题的提出17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17-20
- 1.3.1 研究目标17
- 1.3.2 研究内容17-18
- 1.3.3 研究方法18-19
- 1.3.4 技术路线19-20
- 2 文献综述20-28
- 2.1 概念界定及相关经典理论20-21
- 2.1.1 概念界定20
- 2.1.2 相关经典理论20-21
- 2.2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21-24
- 2.2.1 农地流转后经营规模与农户信贷的关系21-22
- 2.2.2 农地流转后经营格局与农户信贷的关系22-23
- 2.2.3 农地流转后经营方式与农户信贷的关系23
- 2.2.4 影响农户信贷的其他因素23-24
- 2.3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24-26
- 2.3.1 农地流转后经营规模与农户信贷的关系24
- 2.3.2 农地流转后经营格局与农户信贷的关系24-25
- 2.3.3 农地流转后经营方式与农户信贷的关系25
- 2.3.4 影响农户信贷的其他因素25-26
- 2.4 文献述评26-28
- 3 分析线索与逻辑框架28-37
- 3.1 分析线索28
- 3.2 三个关键层面28-34
- 3.2.1 经营规模的扩大28-30
- 3.2.2 经营格局的转换30-32
- 3.2.3 经营方式的转变32-34
- 3.3 逻辑框架设计与假设34-37
- 4 样本描述37-47
- 4.1 数据来源37
- 4.2 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性信贷37-38
- 4.3 经营格局与农业生产性信贷38-43
- 4.4 经营方式与农业生产性信贷43-45
- 4.5 本章小结45-47
- 5 实证分析47-66
- 5.1 计量模型选择47-48
- 5.2 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48-49
- 5.3 计量分析 1:规模经营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49-57
- 5.3.1 变量选择49-51
- 5.3.2 统计描述51-54
- 5.3.3 赋值说明54-55
- 5.3.4 实证结果55-56
- 5.3.5 实证结果说明56-57
- 5.4 计量分析 2:经营格局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57-61
- 5.4.1 变量选择57-58
- 5.4.2 统计描述58
- 5.4.3 赋值说明58-60
- 5.4.4 实证结果60
- 5.4.5 实证结果说明60-61
- 5.5 计量分析 3:经营方式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61-66
- 5.5.1 变量选择61-62
- 5.5.2 统计描述62
- 5.5.3 赋值说明62-64
- 5.5.4 实证结果64
- 5.5.5 实证结果说明64-66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66-75
- 6.1 主要结论66-68
- 6.2 需要关注的问题68-73
- 6.2.1 农户信贷来源的多元化问题68-69
- 6.2.2 正规金融组织发育问题69-71
- 6.2.3 信贷配给问题71-72
- 6.2.4 农村金融信贷市场现状小结72-73
- 6.3 政策建议73-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82
- 附录82-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土地流转后我国欠发达地区规模化种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9期
2 张瑞宏;王俊杰;秦海东;赵红彬;汪冰清;史安琪;;农业机械化金融信贷扶持政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02期
3 李说;;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金融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22期
4 顾宁;范振宇;;农户信贷需求结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8期
5 张海鑫;杨钢桥;;耕地细碎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农户微观数据[J];资源科学;2012年05期
6 易小兰;;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02期
7 王晓兵;侯麟科;张砚杰;孙剑林;;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8 黄海棠;;三明市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证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雅芹;王震;;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双重效应[J];改革与战略;2010年09期
10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张曙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农地转入与农业生产性信贷行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