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23:17
   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传统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的再认识,作为人与自然互动性的产物,文化景观遗产强调历史景观对象整体、动态、综合性的价值认知,在遗产地城镇建设性破坏、地域文脉消失的现实背景下,动态、具体的世界遗产保护理念成了文化景观遗产与遗产地城镇二元共生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新指向。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彰显着环境互动下的人类活动和信念,具备不可取代的农耕文明特征和成就。研究选择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及所在城镇元阳县为研究对象,以世界遗产区域化整体保护理论为起点,依托遥感及GIS技术等分析方法,揭示元阳县及遗产核心区2002-2017年间土地利用在结构数量与空间格局上的相关性及分异规律,识别遗产核心区周边不同缓冲的土地利用程度及特征,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确定元阳县与遗产核心区生态连通路径识别土地利用优化区,提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后续利用方案,为遗产核心区与遗产地城镇整体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元阳县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田、旱地和园地为主,其中,园地、林地及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增加的来源为旱地和水田,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小,水域和草地变化不明显;建设用地变化率最快,2010-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高于2002-2010年;元阳县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丰富多样,破碎度逐年增加,连通性逐年降低,园地较其它用地类型更加破碎化。(2)在世界遗产保护下,距离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0㎞-3㎞区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受到一定的控制,人为干扰度低于3㎞-6㎞、6㎞-9㎞区间,距离遗产核心区越近,建设用地、农用地面积占比越小、未利用地面积占比越大,而林地、水域和草地在位于3㎞-6㎞缓冲区间的面积占比小于另外两个区间。(3)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田、旱地和园地为主,其中,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逐年增加,水田、旱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小;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率最快,2010-2017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小于2002-2010年;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景观逐渐破碎化、复杂化和多样化,连通性降低,园地相对于其它用地类型较为破碎化。(4)遗产核心区与元阳县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差异不大,且相关性显著,元阳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给遗产核心区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距离遗产核心区3㎞-6㎞的区域,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水域面积的减少加大了核心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林地面积的增加对遗产保护呈现出较好的态势。(5)基于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元阳县土地利用优化方案,经一至四级优化后,生态服务功能阻力由253.14下降到137.30,元阳县各个区域到达遗产核心区的生态连通性增加,稳定性得到增强,依据土地利用优化区,从生态源地维护、生态网络保障、生态节点的加强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后续利用建议。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4.114;F301.24
【部分图文】: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研究


011-2017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研究


有关“元阳”研究文献数量变化图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研究


研究区位置及行政区划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娟;宋维峰;吴锦奎;王卓娟;;元阳梯田水源区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特征[J];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2 唐丽琼;杨思林;宋维峰;包蓉;;元阳县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预测[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3 刘秀丽;吴攀升;任媛;李玫;张调风;贾艳青;罗正明;;近10a来五台山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4 王卓娟;宋维峰;张小娟;彭永刚;;元阳梯田水源区主要森林植被调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5年01期

5 宇林军;孙丹峰;彭仲仁;李红;;基于局部化转换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模型[J];地理研究;2013年04期

6 李胜全;于晓丽;文枚;周杰兴;姬盼;杨健;江杰;傅灿;;基于RS和GIS的元阳县水土流失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7 徐嵩龄;刘宇;钱薏红;汪秋菊;;西湖模式的意义及其对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启示[J];旅游学刊;2013年02期

8 钱江波;王恩;章银柯;;杭州西湖湖西景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王浩;叶文;薛熙明;;遗产视角下的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基于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J];旅游研究;2009年03期

10 Myriam Jansen-Verbeke;;基于文化景观的旅游化讨论(英文)[J];资源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毕晋锋;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振昂;韧性视角下的文化景观可持续再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邢雪娥;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张宝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村落与民居保护管理及其实施范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赵琳;涪陵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及其预测模拟[D];西南大学;2014年

5 张程程;基于生态保护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王晓娇;张掖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及预测[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7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7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