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化发展水平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水平,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标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同步发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而新疆兵团作为信息化使用强度高和农业经济比较好的大区,在长远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对于农业信息化推动兵团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3—2014年兵团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兵团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增长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其次对农业信息化概念、农业经济增长等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做阐述,接着对兵团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信息化做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农业信息化每增长1个单位,农业经济将有0.73673个单位的增长,农业经济每增长1个单位,农业信息化将会有1.351367个单位的增长;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这两个变量,其中某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都是同向影响,而且都是长久性持续性的正向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信息化的贡献率由一定时期的55%上升至64%,并保持稳定发展,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稳定在35%左右。本文最后结合发展现状和实证分析部分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兵团 农业信息化 农业经济增长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塔里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前言7-17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7-9
- 1.1.1 研究的背景7-8
- 1.1.2 研究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9-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3 文献评述13-14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15-16
- 1.4 可能的创新点16-17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17-23
- 2.1 基本概念17-18
- 2.1.1 信息化定义17
- 2.1.2 农业信息化定义17-18
- 2.2 基础理论18-23
- 2.2.1 经典的相关经济增长理论18-21
- 2.2.2 适宜技术与经济增长21-23
- 第3章 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23-33
- 3.1 兵团农业发展现状分析23-27
- 3.1.1 农业总体概况23-24
- 3.1.2 农业结构状况24-27
- 3.1.3 农业生产条件现状描述27
- 3.2 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27-33
- 3.2.1 基础设施建设28
- 3.2.2 农业信息技术的在农业中的应用28-31
- 3.2.3 农业信息化人文发展环境31
- 3.2.4 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33
- 第4章 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33-37
- 4.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统一关系33-34
- 4.2 兵团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34-35
- 4.2.1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34
- 4.2.2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4-35
- 4.2.3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35
- 4.3 兵团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35-37
- 4.3.1 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充分的物质资金35-36
- 4.3.2 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信息化的主体投资结构36-37
- 第5章 基于VAR模型的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37-48
- 5.1 农业信息化指数测算37-39
- 5.2 变量的引用和研究方法分析39-41
- 5.2.1 变量的引用39
- 5.2.2 研究方法分析39-41
- 5.3 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41-48
- 5.3.1 迪基—富勒(ADF)检验41
- 5.3.2Jonhansen协整检验41-43
- 5.3.3 VAR模型的建立43-44
- 5.3.4 脉冲响应函数44-45
- 5.3.5 方差分解45-48
- 第6章 总结与对策建议48-53
- 6.1 总结48-49
- 6.2 对策建议49-53
- 6.2.1 推进兵团农业信息化的发展49-51
- 6.2.2 促进兵团农业经济发展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生梅;陈宗颜;;青海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10年03期
2 齐红倩;城市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3 潘海红,程培X=;农村教育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J];苏南乡镇企业;2002年08期
4 张清华,刘俊;制度、技术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5 陈莉,张士云;安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6 庞娟;吴玉鸣;;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年05期
7 康萌萌;唐塞丽;;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现代农业;2007年02期
8 李艳芬;;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7期
9 热合木吐拉·阿布都热西提;;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08期
10 熊黑钢;李新萍;;新疆农业经济增长满意度变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冕;陈兴鹏;杨福霞;;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水土资源“尾效”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岳敏;;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但文红;彭思涛;;贵州农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与农业现代化战略选择[A];贵州推进扶贫开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录堂;薛继亮;;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构成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panel数据的实证研究[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晓馨 马放;科技助推农业经济增长[N];天水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王晓馨 马放;科技助推农业经济增长[N];天水日报;2013年
3 吉林省梨树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 赵庆年;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N];学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周应良 张宜;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47.7%[N];大理日报(汉);2012年
5 记者 张伟东;景泰县着力提高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N];白银日报;2006年
6 记者 洪军 杜江;规模化生产基地成为农业经济增长亮点[N];锦州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柯昌斌 覃彬;白河科技农业经济增长额达48.8%[N];安康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心武 通讯员 王志方;三驾马车互动拉出海南好开局[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官蕾 程娇 王志方;海南经济发展步入建省以来最好时期[N];海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范武平;市上为“全市农资企业守法经营示范点”企业授牌[N];武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剑;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金田;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绍敏;中部六省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2 刘敏;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邓波;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6年
4 于金福;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侯海燕;潍坊市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李嘉;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7 杜青国;制度与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8 彭亮;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9 栾娜;甘肃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珊;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