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主观贫困线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0:15
  如今在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下,脱贫攻坚战已经走完了最艰难的路,但是想要人民生活更幸福,除了满足居民的最起码的温饱条件,还需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水平、社会认同感,让居民有尊严的生活,而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扶贫。主观贫困就是人们对于贫困感的一种自我认知,因此研究主观贫困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观贫困方面的研究是对现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站在比温饱更高一级的层面上研究贫困问题。研究主观贫困线的测量与主观贫困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贫困线,落实好国家的扶贫等惠及民生的政策;有助于我国在政策的调整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方面更加合理有效,为现有的国家扶贫政策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数据来源CGSS2015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实证分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测量主观贫困线,二是研究居民主观贫困的影响因素。在测量主观贫困线的研究中,首先对各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登记失业率、人口密度与各省最低收入问题的回答平均值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人均GDP、最低收入问题回答均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的变动趋势相似,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最低收入问题的回答值...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主观贫困线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确定主观贫困线的交叉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线测算方法与实证[J]. 闫菊娥,高建民,杨晓玮,廖胜敏.  统计与决策. 2018(22)
[2]绝对贫困和主观贫困抑制还是激发农民政治参与?[J]. 郭君平,宁爱照,曲颂,夏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基于SPL方法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探究——以山西省潞城市为例[J]. 石卓然.  经济师. 2016(09)
[4]少数民族贫困测量:理论和实践[J]. 杨浩,庄天慧,汪三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09)
[5]多维贫困测量及述评[J]. 张全红,周强.  经济与管理. 2014(01)
[6]重塑贫困认知:主观贫困研究框架及其对当前中国反贫困的启示[J]. 左停,杨雨鑫.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9)
[7]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J]. 方清云.  广西民族研究. 2012(04)
[8]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J]. 杨国涛,周慧洁,李芸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9]贫困线研究综述[J]. 池振合,杨宜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07)
[10]中国农村居民贫困测度研究——基于山西的调查分析[J]. 孙秀玲,田国英,潘云,张振,张文丽.  经济问题. 2012(04)

博士论文
[1]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朱霞梅.复旦大学 2010
[2]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 王俊文.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2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02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e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