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媒体赋权与农民工城市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2:12
  长期以来,现有研究习惯于从制度结构层面笼统地将农民工视为一个同质化的弱势群体,对该群体内部分化所产生的"打工精英"缺少关注。为此,本研究以家装工长为案例,探讨他们当中的"打工精英"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自我赋权而改变自己的弱势处境的。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家装工长依托新媒体技术在信息、关系、行动层面的赋权,使个体的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而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由此逐渐摆脱了经济上的弱势地位,成了底层群体羡慕的对象。农民工家装工长使用新媒体进行自我赋权的过程,是他们获取有用信息、拓展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互动与表达行动赢得客户信任的过程。这些工长依托新媒体赋权,不断地获得城市化发展的机会和资源,这使他们在经济收入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当然,新媒体赋权的效能也不能片面夸大。因为新媒体赋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力量。农民工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和城市资源交换的职业技能,以此才能把握新媒体赋权产生的机会和资源而获得发展的市场空间。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2020年04期 第66-83+121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新媒体赋权与农民工城市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小区业主与工长互动交流的截图

工长,业主,小区,公司


高教小区的业主之所以联系农民工工长装修,而不选择装修公司。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装修公司也实行工长制。装修公司接单后提走合同价的30%~40%,然后再转包给自己外聘的农民工工长(俗称项目经理)来负责装修,而他们绕开公司,直接跟个体经营的家装工长联系,其装修成本就比装修公司低30%~40%,而且自己买主料,分阶段验收合格之后再付款,比较放心。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小区有老师找装修公司装修后,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小区业主吐槽最多的就是“增项”。所谓增项就是不包括在装修合同里的项目,要做的话,都是要额外收费的。例如“增加一个插座收50元”“装热水器打一个孔,要收100元”“贴200×500的砖要额外加工钱”等。由于找装修公司装修的业主被增项重重包围,且并不省心,这使他们在小区群里强烈建议大家找工长装修比较好。“我们用了装修公司,真的是一言难尽,给装修公司贡献了很多钱,其实一点都不省心,稍不留神就出问题。……找个靠谱的工长比装修公司省不少钱。”(见图1,高教小区业主的微信群)甚至有因公司倒闭,小区内一些业主的房子装修到一半,留下一个乱摊子,让其损失惨重。这些找装修公司装修的业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得高教小区内需要装修的业主,持续不断地在小区的微信群里寻求靠谱的工长的电话和微信来联系装修(见图1)。因此,这些家装工长生意兴隆,活源源不断,离不开新媒体在其中所产生的赋权效能。尽管在社会转型发展中社会保障制度上的不完善有碍于他们城市化的发展融入,但这些家装工长依托新媒体技术赋权带来的资源和机会,使个体的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而逐渐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由于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已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之中,成了他们洽谈生意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利用新媒体进行自我赋权的过程。

故障图,师傅,手机,故障


图3 小区业主与工长互动交流的截图为此在微信上与业主真诚地互动交流,对这些工长而言,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对话,而是一种生存的方式。这不仅能拉近他们与小区业主之间的距离,减少后者在心理和文化上对他们的排斥,而且能够增进小区业主对他们的了解,获得好的口碑。因为在微信里经常与业主接触沟通,谈装修的事情,彼此熟悉了解之后,就成了朋友,而且服务态度好,比较有媒介素养,不会像装修公司的业务员那样随意地打电话或发微信骚扰客户揽生意,这使小区里的业主对他们的口碑较好,减少了对他们的疑虑。而口碑好的工长,很容易赢得业主们的信任。因为小区里的大部分业主都是大学教师,平时忙科研,对装修的事情不太熟悉,去市场找一个陌生的工长来装修,也不放心。为此,就在小区的微信群里“潜水”观察,在群里找口碑好的工长的联系方式,加他们的微信,再联系装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外卖“骑手”个体化进程的民族志研究[J]. 邢海燕,黄爱玲.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
[2]新媒体从业者的媒介赋权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一项针对成渝两地新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研究[J]. 张伟伟,郭小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2)
[3]“弱者”与新媒介赋权研究——基于关系维度的述评[J]. 黄月琴.  新闻记者. 2015(07)
[4]新媒体与农民工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 何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02)
[5]消费与身份构建:一项关于武汉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的研究[J]. 杨嫚.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06)
[6]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J]. 汪建华.  开放时代. 2011(11)
[7]参与和赋权:中国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式影像研究[J]. 韩鸿.  国际新闻界. 2011(06)
[8]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J]. 周葆华,吕舒宁.  新闻大学. 2011(02)
[9]新媒体赋权:理论建构与个案分析——以中国稀有血型群体网络自组织为例[J]. 丁未.  开放时代. 2011(01)
[10]在路上:手机与农民工自主性的获得——以西部双峰村农民工求职经历为个案[J]. 丁未,宋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9)



本文编号:2902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02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