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不同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扶贫效应的测度与分析——基于安徽省贫困县区的数据

发布时间:2020-12-08 17:45
  文章基于2019年安徽省19个贫困县区的调研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4种不同发展模式下,对当地居民的实际受益情况及其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正效应感知、负效应感知、参与意愿与满意度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乡村旅游使贫困地区居民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并且旅游收入对多数家庭总收入的贡献大约在20%左右。(2)不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扶贫成效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多元主体协同"型发展模式的扶贫效果最好。(3)无论是在哪种发展模式下,当地居民对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情都很高。(4)就乡村旅游发展而言,政府主导扶持是根本保障,企业资本输入是重要基础,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是核心动力。因此,既要针对各发展模式的弊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当地居民的负效应感知值,又要积极搭建开放平台,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既要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实现当地居民由农业生产经营者向现代旅游业服务者工作方式的转换,又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构建当地旅游产业链,实现乡村旅游脱贫不反弹。 

【文章来源】:林业经济. 2020年07期 第83-96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扶贫效应的测度与分析——基于安徽省贫困县区的数据


理论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HP理论的精准扶贫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王文豪.  统计与决策. 2020(15)
[2]基于AHP_熵权法的孟印缅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J]. 刘媛媛,王绍强,王小博,江东,N H Ravindranath,Atiq Rahman,Nyo Mar Htwe,Tartirose Vijitpan.  地理研究. 2020(08)
[3]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研究[J]. 申海燕,陈妍哲,张盈.  科技资讯. 2020(02)
[4]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J]. 任奚娴,唐仲霞,向程,邵利.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12)
[5]深度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构建[J]. 唐承财,万紫微,孙孟瑶,卓玛措,马金刚,李子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1)
[6]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及村民满意度研究[J]. 苗银家,周莉莉.  北方园艺. 2019(20)
[7]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研究——以山东省房干生态旅游区为例[J]. 李向荣,时玉坤.  林业经济. 2019(09)
[8]农户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分析[J]. 王杰,蔡志坚,LI Hao-ran,ZHOU Li-xia.  中国林业经济. 2019(04)
[9]乡村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关系及其协同发展探析——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J]. 刘於清,李铁军.  民族论坛. 2018(04)
[10]多维贫困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价研究——以扎尕那村为例[J]. 王耀斌,陆路正,魏宝祥,杨玲,刘秋霞,陈海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2)

博士论文
[1]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朱宝莉.西南民族大学 2019
[2]四川藏区社区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耿宝江.四川农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山东省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研究[D]. 王刚.山东农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2905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05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