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耕地撂荒的空间格局及气候效应

发布时间:2020-12-09 07:01
  土地利用是人类改变地表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可引起一系列的气候、生态、水文等效应。其中,农林地相互转换是一种典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在全球过去的几百年间,为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粮食和纤维的需求,土地利用变化以农业开垦为主,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农地的边际效益逐渐下降,农业从业人口减少,退耕现象日益普遍,耕地逐渐转换成林地。由于耕地与林地在地表反照率、叶面积指数、植被冠层高度等方面的差异,农林地转换对地表辐射能量平衡、水分收支、地表粗糙度等具有显著影响,从而具有重要的气候学意义。(1)本文首先揭示了我国耕地撂荒时空特征及形成因素的空间分布。撂荒地区共有163个县(市),分布于我国20余个省份,集中分布地区为我国南方山区,且分布格局呈近似于逆时针旋转90度的“T”字形,纵轴自北至南涵盖了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横轴位于长江中下游,自西向东涵盖了湖北、湖南、安徽。撂荒空间的形态——“T”字形的形成随时间而变化,东西向的横轴形成于2010年之前,南北向的纵轴形成于2010年之后。而撂荒形成的原因主要...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耕地撂荒的空间格局及气候效应


采样点的空间分布及示例样点的GoogleEarth高清影像(左上图阴影为研究区在中国的位置)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频信号,林地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以较为准确的记录 Albedo 的峰值,保留年内季节变化幅度,但受极值影响,不能有效地削减高频噪音,以至于年内出现了多次较大振幅的短周期波动林地的 Albedo-vis 在年内出现 4 个波峰。SG 滤波可以较好的削减高频信号,

模拟区域,灰度值,海拔,地表


2-3 模拟区域范围(方框表示研究区;灰度值表示地表海拔ulation area range (box represents the study area; Gray value reprelevation表 2-2 试验设计Tab. 2-2 Test design 土地覆盖情形 模拟年份 每 撂荒前2003-20074.114.164.214.265.1-95.6-95.11 撂荒后


本文编号:2906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06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