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0-12-16 15:23
为剖析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限制因素,本文以河北省13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围绕社会、经济、生产力、资源和生态环境5个维度,选取了26项农业绿色发展指标,基于专家意见和统计资料,参照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将入选指标从高到低划分为Ⅰ、Ⅱ、Ⅲ和Ⅳ级,并定量分析了1996年和2016年河北省县域尺度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20年间河北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田灌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96倍和3.05倍;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表现为单位面积热量产量及植物蛋白产量持续上升,氮素利用效率有所回升;资源投入持续增加,表现为氮、磷、农药及农膜的使用强度不断增加;环境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从空间变化来看,河北省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呈提高趋势;而资源和生态环境指标绿色发展程度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呈现出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高的特征。5类指标绿色发展程度等级处于Ⅰ级水平的县域数量占比较高,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来自资源短缺、环境污...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1996年和2016年河北省社会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由表1可知,河北省农业生产能力与1996年相比有一定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单位面积热量产量由1.29×107 kcal·hm-2提高到1.75×107 kcal·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116个减少到63个;全省呈明显的南北差异,低等级县域大多集中在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等级明显提高,东北部地区减少到3个Ⅳ级县(图3a-b)。2016年河北省单位面积植物蛋白产量相比1996年有所上升,平均植物蛋白产量由255.5 kg·hm-2提高到273.6 kg·hm-2,Ⅳ级县由133个减少到129个;全省大部处于Ⅳ级水平,仅晋州、曹妃甸、乐亭、兴隆和赵县为Ⅲ级县,空间总体上20年间无明显变化(图3c-d)。2016年农田系统氮素利用效率较1996年有所提高,由30.1%提高到37.1%,处于Ⅳ级县域由68个减少到39个;低等级县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处于Ⅲ级水平,2016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县域等级提升明显,东北部由14个Ⅳ级县减少到8个(图3e-f)。畜牧系统氮素利用效率与1996年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全省平均等级上升为Ⅰ级水平,由10.2%提高到28.0%,处于Ⅳ级的县域由82个减少到1个;低等级县多集中在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全省等级提高明显,西北部地区减少到1个Ⅳ级县(图3g-h)。2016年河北省食物系统氮素利用效率同1996年相比也有所提高,平均氮素利用效率从19.5%提高到24.3%,处于Ⅳ级县域由58个减少到32个;空间方面表现为整体等级不高,低等级县域大多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等级提高明显,处于Ⅳ级的县域减少到10个(图3i-j)。2.4 河北省及各县区资源投入指标时空变化
由表1可知,2016年河北省农田氮素盈余比1996年有所降低,平均氮素盈余由197.2 kg·hm-2降低到186.9 kg·hm-2,处于Ⅳ级水平的县域由36个减少到31个;低等级县域大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恶化趋势明显,由7个Ⅳ级县增加到10个(图5a-b)。河北省2016年农业系统氨挥发比1996年有所降低,全省平均等级处于Ⅲ级水平,从113.6 kg·hm-2降低到103.8 kg·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57个减少到43个;中部和东北部县域等级较低,南部县域明显好转,南部地区减少到9个Ⅳ级县(图5c-d)。农田氮素径流比1996年有所提高,全省平均氮素径流由16.8 kg·hm-2提高到19.6 kg·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59个增加到71个;低等级县域多集中在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等级明显降低,Ⅰ级县较1996年减少3个(图5e-f)。农田氮素淋洗指标相比1996年有所下降,从20.1 kg·hm-2降低到17.5 kg·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27个减少到19个;全省整体呈好转趋势,高等级县域多集中分布在西北部,中部、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的Ⅳ县较1996年减少了4个(图5g-h)。2016年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比1996年呈恶化趋势,全省平均排放强度由3 403.4 kg(CO2 eq)·hm-2提高到3 969.7 kg(CO2 eq)·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51个增加到59个;东北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2016年排放强度较高,而相对于1996年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指标等级明显恶化,仅北部地区就增加了4个Ⅳ级县(图5i-j)。2016年河北省畜禽承载量比1996年也明显上升,全省平均等级处于Ⅲ级水平,从3.39 LUs·hm-2提高到5.58 LUs·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13个增加到52个;东北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等级较低,东北部地区等级明显降低,由2个Ⅳ级县增加到15个(图5k-l)。2016年河北省生产单位食物氮素代价与1996年相比呈下降趋势,由3.03kg(N)·kg-1(N)降低到2.76 kg(N)·kg-1(N),由5个Ⅳ级县域减少到1个;低等级县多集中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等级明显上升,4个Ⅳ级县域全部消失(图5m-n)。图4 1996年和2016年河北省资源投入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例证[J]. 张建杰,崔石磊,马林,孟凡磊,宋晨阳,李雨濛,马文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8)
[2]四川省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罗文奇,廖善刚. 台湾农业探索. 2020(01)
[3]水-氮耦合机制下的中国粮食与环境安全[J]. 喻朝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4]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差异性研究[J]. 杨勇. 农家参谋. 2019(20)
[5]河北省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及时空分布分析[J]. 侯小娜,李建民. 山西农经. 2019(18)
[6]河北省县域农民收入的空间关联分析[J]. 彭光莉,王鹏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7]河北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J]. 柴民杰,李磊,张小丽. 湖北农机化. 2019(11)
[8]新蔡县农业绿色发展研究[J]. 贾淼,刘清娟.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5)
[9]中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 韩冬梅,刘静,金书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2)
[10]中国省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评价[J]. 金赛美. 求索. 2019(02)
博士论文
[1]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D]. 柏兆海.中国农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农牧生产体系氮磷养分流动特征及调控途径[D]. 张华芳.河北农业大学 2013
[2]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D]. 王士超.河北农业大学 2011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 郭迷.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评价研究[D]. 高利伟.河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20377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1996年和2016年河北省社会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由表1可知,河北省农业生产能力与1996年相比有一定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单位面积热量产量由1.29×107 kcal·hm-2提高到1.75×107 kcal·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116个减少到63个;全省呈明显的南北差异,低等级县域大多集中在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等级明显提高,东北部地区减少到3个Ⅳ级县(图3a-b)。2016年河北省单位面积植物蛋白产量相比1996年有所上升,平均植物蛋白产量由255.5 kg·hm-2提高到273.6 kg·hm-2,Ⅳ级县由133个减少到129个;全省大部处于Ⅳ级水平,仅晋州、曹妃甸、乐亭、兴隆和赵县为Ⅲ级县,空间总体上20年间无明显变化(图3c-d)。2016年农田系统氮素利用效率较1996年有所提高,由30.1%提高到37.1%,处于Ⅳ级县域由68个减少到39个;低等级县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处于Ⅲ级水平,2016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县域等级提升明显,东北部由14个Ⅳ级县减少到8个(图3e-f)。畜牧系统氮素利用效率与1996年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全省平均等级上升为Ⅰ级水平,由10.2%提高到28.0%,处于Ⅳ级的县域由82个减少到1个;低等级县多集中在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全省等级提高明显,西北部地区减少到1个Ⅳ级县(图3g-h)。2016年河北省食物系统氮素利用效率同1996年相比也有所提高,平均氮素利用效率从19.5%提高到24.3%,处于Ⅳ级县域由58个减少到32个;空间方面表现为整体等级不高,低等级县域大多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等级提高明显,处于Ⅳ级的县域减少到10个(图3i-j)。2.4 河北省及各县区资源投入指标时空变化
由表1可知,2016年河北省农田氮素盈余比1996年有所降低,平均氮素盈余由197.2 kg·hm-2降低到186.9 kg·hm-2,处于Ⅳ级水平的县域由36个减少到31个;低等级县域大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恶化趋势明显,由7个Ⅳ级县增加到10个(图5a-b)。河北省2016年农业系统氨挥发比1996年有所降低,全省平均等级处于Ⅲ级水平,从113.6 kg·hm-2降低到103.8 kg·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57个减少到43个;中部和东北部县域等级较低,南部县域明显好转,南部地区减少到9个Ⅳ级县(图5c-d)。农田氮素径流比1996年有所提高,全省平均氮素径流由16.8 kg·hm-2提高到19.6 kg·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59个增加到71个;低等级县域多集中在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等级明显降低,Ⅰ级县较1996年减少3个(图5e-f)。农田氮素淋洗指标相比1996年有所下降,从20.1 kg·hm-2降低到17.5 kg·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27个减少到19个;全省整体呈好转趋势,高等级县域多集中分布在西北部,中部、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的Ⅳ县较1996年减少了4个(图5g-h)。2016年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比1996年呈恶化趋势,全省平均排放强度由3 403.4 kg(CO2 eq)·hm-2提高到3 969.7 kg(CO2 eq)·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51个增加到59个;东北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2016年排放强度较高,而相对于1996年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指标等级明显恶化,仅北部地区就增加了4个Ⅳ级县(图5i-j)。2016年河北省畜禽承载量比1996年也明显上升,全省平均等级处于Ⅲ级水平,从3.39 LUs·hm-2提高到5.58 LUs·hm-2,处于Ⅳ级的县域由13个增加到52个;东北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等级较低,东北部地区等级明显降低,由2个Ⅳ级县增加到15个(图5k-l)。2016年河北省生产单位食物氮素代价与1996年相比呈下降趋势,由3.03kg(N)·kg-1(N)降低到2.76 kg(N)·kg-1(N),由5个Ⅳ级县域减少到1个;低等级县多集中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等级明显上升,4个Ⅳ级县域全部消失(图5m-n)。图4 1996年和2016年河北省资源投入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例证[J]. 张建杰,崔石磊,马林,孟凡磊,宋晨阳,李雨濛,马文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8)
[2]四川省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罗文奇,廖善刚. 台湾农业探索. 2020(01)
[3]水-氮耦合机制下的中国粮食与环境安全[J]. 喻朝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4]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差异性研究[J]. 杨勇. 农家参谋. 2019(20)
[5]河北省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及时空分布分析[J]. 侯小娜,李建民. 山西农经. 2019(18)
[6]河北省县域农民收入的空间关联分析[J]. 彭光莉,王鹏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7]河北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J]. 柴民杰,李磊,张小丽. 湖北农机化. 2019(11)
[8]新蔡县农业绿色发展研究[J]. 贾淼,刘清娟.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5)
[9]中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 韩冬梅,刘静,金书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2)
[10]中国省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评价[J]. 金赛美. 求索. 2019(02)
博士论文
[1]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D]. 柏兆海.中国农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农牧生产体系氮磷养分流动特征及调控途径[D]. 张华芳.河北农业大学 2013
[2]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D]. 王士超.河北农业大学 2011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 郭迷.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评价研究[D]. 高利伟.河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20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2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