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态耕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00:27
农业面源污染日益成为威胁我国实施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我国耕地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源头之一。生态耕种在耕种过程中力求实现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提升耕地保护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和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尤其是耕地的生态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农户生态耕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实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大省---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68户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户关于生态耕种基本认知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了不同类型农户的生态耕种意愿。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户生态耕种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鼓励和引导农户生态耕种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农户缺乏对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基本认知,他们只是听说过农药安全间隔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绝大部分农户对过量...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户年龄分布
4.2.2 样本特征分析(1)性别从农户性别分布情况来看(图 4-2),在 2068 位受访者中,男性有 1538 位,占样本总数的 74.37%,女性仅有 530 位,占样本总数的 25.63%,从中可以看出,被调查样本中男性数量高于女性,说明目前男性仍是家庭农业生产决策的主导力量。
(3)受教育程度从调研区域农户受教育程度分布来看(图 4-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户有1041 人,占比为 50.34%,约为样本总数的一半,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有752 人,占样本总数的 36.36%,而高中和大专以上的农户总计为 275 人,仅占样本总数的 13.3%;说明目前农村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J]. 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傅湘绮,黄伶. 湖南农业科学. 2017(03)
[2]农户禀赋对农户低碳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山东省大盛镇农户调查[J]. 樊翔,张军,王红,刘梅.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1)
[3]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周小平,席炎龙,钟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1)
[4]南方水网地区“莲虾共作”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以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为例[J]. 王红彦,王飞,王亚静,樊丹,孙仁华,冯海平,毕于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12)
[5]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227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 臧涛,吕晓,张全景.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6]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研究——基于重庆市358户农户调查数据[J]. 黄炜虹,齐振宏,邬兰娅,胡剑. 农业技术经济. 2016(11)
[7]农户种植决策感知与行为决策差异分析——基于江汉平原的实证研究[J]. 黄玛兰,李晓云,袁梦烨,刘念,张翅,罗碧霞.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05)
[8]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户生态施肥行为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水北调沿线农户实地调查[J]. 宋宇. 当代经济管理. 2016(07)
[9]湄潭县稻鱼共生系统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探讨与分析[J]. 袁子婵,张仁顺. 基层农技推广. 2016(06)
[10]农户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杭州市农民有机肥施用的调查[J]. 陶俊生,徐粉粉,李明华. 江南论坛. 2016(04)
硕士论文
[1]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行为选择及其激励机制[D]. 肖泽干.江西财经大学 2013
[2]农户对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D]. 侯博.江南大学 2010
[3]农户参与耕地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翠华.四川农业大学 2010
[4]西北地区农户生态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 张莎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logistic回归多重共线性诊断方法的研究[D]. 于晓牧.大连医科大学 2010
[6]我国农民耕地保护主体地位的研究[D]. 于兰红.河南大学 2009
[7]Probit模型的发展和演变[D]. 汪铁丰.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21070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户年龄分布
4.2.2 样本特征分析(1)性别从农户性别分布情况来看(图 4-2),在 2068 位受访者中,男性有 1538 位,占样本总数的 74.37%,女性仅有 530 位,占样本总数的 25.63%,从中可以看出,被调查样本中男性数量高于女性,说明目前男性仍是家庭农业生产决策的主导力量。
(3)受教育程度从调研区域农户受教育程度分布来看(图 4-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户有1041 人,占比为 50.34%,约为样本总数的一半,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有752 人,占样本总数的 36.36%,而高中和大专以上的农户总计为 275 人,仅占样本总数的 13.3%;说明目前农村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J]. 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傅湘绮,黄伶. 湖南农业科学. 2017(03)
[2]农户禀赋对农户低碳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山东省大盛镇农户调查[J]. 樊翔,张军,王红,刘梅.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1)
[3]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周小平,席炎龙,钟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1)
[4]南方水网地区“莲虾共作”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以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为例[J]. 王红彦,王飞,王亚静,樊丹,孙仁华,冯海平,毕于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12)
[5]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227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 臧涛,吕晓,张全景.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6]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研究——基于重庆市358户农户调查数据[J]. 黄炜虹,齐振宏,邬兰娅,胡剑. 农业技术经济. 2016(11)
[7]农户种植决策感知与行为决策差异分析——基于江汉平原的实证研究[J]. 黄玛兰,李晓云,袁梦烨,刘念,张翅,罗碧霞.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05)
[8]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户生态施肥行为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水北调沿线农户实地调查[J]. 宋宇. 当代经济管理. 2016(07)
[9]湄潭县稻鱼共生系统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探讨与分析[J]. 袁子婵,张仁顺. 基层农技推广. 2016(06)
[10]农户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杭州市农民有机肥施用的调查[J]. 陶俊生,徐粉粉,李明华. 江南论坛. 2016(04)
硕士论文
[1]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行为选择及其激励机制[D]. 肖泽干.江西财经大学 2013
[2]农户对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D]. 侯博.江南大学 2010
[3]农户参与耕地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翠华.四川农业大学 2010
[4]西北地区农户生态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 张莎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logistic回归多重共线性诊断方法的研究[D]. 于晓牧.大连医科大学 2010
[6]我国农民耕地保护主体地位的研究[D]. 于兰红.河南大学 2009
[7]Probit模型的发展和演变[D]. 汪铁丰.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21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2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