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空间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17:58
本文研究对象是郑州市的建筑业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我们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不仅仅是取决于一个完善的制度,也不是完全依赖农民工个人的行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在制度性因素和主体性因素中同时展开的。因此,我们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工具,用列斐伏尔的“空间辩证法”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来分析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过程和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受访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状况较好,但是在城市融入上,情况不容乐观,整体上处于一种“半融入”的状态。“半融入”并不是意味着各个方面融入相对较好或者融入程度较差,而是指他们现实生活中处于城市的权利体系之外,城市实践空间受到挤压,城市生活并不是很如意,但是,他们习惯了这种状态,并已经适应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在心理层面,他们形成了一种“适应--不满”的二重性心理,即对城市生活“适应”,但是对城市社会“不满意”的二重心理。具体而言,在户籍融入、随迁子女受教育融入比较好,而居住融入、社区融入、就业融入、社会保障融入和心理融入尚需促进。由于建筑业工作性质,建筑业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流动性较强,这也导致了现有的城市...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理论
(三)文献简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建筑业农民工
(二)城市融入
(三)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
四、理论工具
(一)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
(二)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六、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空间迁移:从农村到城市
一、郑州市建筑行业的兴起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二)社会原因
(三)制度原因
(四)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章 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物质空间实践
一、居住空间
(一)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居住空间现状
(二)建筑业农民工城市居住实践与结构性因素的互动影响
(三)农民工进城务工潮对户籍制度障碍的冲击
(四)解决建筑业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建议
二、就业融入
(一)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融入现状
(二)劳动力市场对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融入的结构性影响
(三)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融入的实践
(四)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城市就业空间公平的建议
第三章 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空间实践
一、劳动权益保护与救助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与救助的空间评价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与救助的空间实践
(三)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劳动权益救助的政策实践
二、城市社会保障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及现状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空间实践
(三)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分析
(四)解决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融入的建议
三、社区融入
(一)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空间评述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现状
(三)促进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建议
四、随迁子女教育融入
(一)河南省推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政策实践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空间实践
(三)推动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建议
第四章 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心理空间实践
一、城市社会认同
(一)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城市社会归属感
二、城市生活满意度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生活满意度
三、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的心理空间评价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概述
二、基于空间理论视角对促进城市融入的对策建议
(一)物质空间层面: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二)社会空间层面:保障建筑业农民工在城市的合法权益
(三)心理空间层面:加强精神文化引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 邬志辉,李静美. 教育研究. 2016(09)
[2]子女教育期望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基于全国7个城市调查数据[J]. 汪润泉.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3)
[3]二重性与反思性——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一点思考[J]. 孙玉环. 学园. 2015(29)
[4]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樊晓燕. 现代经济探讨. 2015(02)
[5]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J]. 潘可礼.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6]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 褚荣伟,熊易寒,邹怡. 社会. 2014(04)
[7]城市空间生产:性质、逻辑和意义[J]. 孙全胜.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5)
[8]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研究[J]. 梅亦,龙立荣.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05)
[9]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立足于20世纪50—90年代[J]. 王跃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05)
[10]吉登斯结构化社会观评析[J]. 李鸿.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8)
博士论文
[1]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D]. 李华一.东北财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治道[D]. 徐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22440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理论
(三)文献简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建筑业农民工
(二)城市融入
(三)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
四、理论工具
(一)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
(二)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六、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空间迁移:从农村到城市
一、郑州市建筑行业的兴起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二)社会原因
(三)制度原因
(四)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章 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物质空间实践
一、居住空间
(一)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居住空间现状
(二)建筑业农民工城市居住实践与结构性因素的互动影响
(三)农民工进城务工潮对户籍制度障碍的冲击
(四)解决建筑业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建议
二、就业融入
(一)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融入现状
(二)劳动力市场对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融入的结构性影响
(三)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融入的实践
(四)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城市就业空间公平的建议
第三章 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空间实践
一、劳动权益保护与救助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与救助的空间评价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与救助的空间实践
(三)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劳动权益救助的政策实践
二、城市社会保障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及现状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空间实践
(三)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分析
(四)解决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融入的建议
三、社区融入
(一)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空间评述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现状
(三)促进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建议
四、随迁子女教育融入
(一)河南省推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政策实践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空间实践
(三)推动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建议
第四章 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心理空间实践
一、城市社会认同
(一)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城市社会归属感
二、城市生活满意度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生活满意度
三、郑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的心理空间评价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概述
二、基于空间理论视角对促进城市融入的对策建议
(一)物质空间层面: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二)社会空间层面:保障建筑业农民工在城市的合法权益
(三)心理空间层面:加强精神文化引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 邬志辉,李静美. 教育研究. 2016(09)
[2]子女教育期望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基于全国7个城市调查数据[J]. 汪润泉.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3)
[3]二重性与反思性——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一点思考[J]. 孙玉环. 学园. 2015(29)
[4]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樊晓燕. 现代经济探讨. 2015(02)
[5]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J]. 潘可礼.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6]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 褚荣伟,熊易寒,邹怡. 社会. 2014(04)
[7]城市空间生产:性质、逻辑和意义[J]. 孙全胜.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5)
[8]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研究[J]. 梅亦,龙立荣.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05)
[9]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立足于20世纪50—90年代[J]. 王跃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05)
[10]吉登斯结构化社会观评析[J]. 李鸿.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8)
博士论文
[1]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D]. 李华一.东北财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治道[D]. 徐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22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2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