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3:54
中国是蚕桑产业的发源地,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桑蚕产业也是我国传统涉农优势产业,是不少地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脱贫、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桑蚕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作为古丝绸之路代表产品的桑蚕丝绸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随着桑蚕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也正发生急剧变化,系统研究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对优化我国桑蚕空间布局、促进桑蚕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空间重心及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揭示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探讨桑蚕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我国桑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进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桑蚕产业重心“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移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现“东桑西移”态势。桑蚕产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CRn1指数和HHI指数和分别从2003年的0.19和0...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0-2015年我国桑园面积Figure1-1TheareaofmulberryinChinafrom2000to2015.
图 1-2 2000-2015 年我国蚕茧产量Figure 1-2 Production of silkworm cocoon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在我国桑蚕产业重获优势的同时,受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桑蚕格局上也发生着显著变化,出现了蚕桑主产区“东桑西移” 、“两广崛起”的新气象,主产苏、浙江等地逐步让位于广西、云南等西南省份。“十三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桑蚕产业同样进入发展“新常态”,桑蚕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增速放缓、产业利润也出现的现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结构性改革演变成为国家以后桑蚕产业发(李志东,2016)。面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新形势,有必要进一步科学总结产业演变的规律、分析其成因,科学判断未来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优化方向,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提高茧桑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的系统研究,有以下方面的现实和理论价
图 1-2 2000-2015 年我国蚕茧产量Figure 1-2 Production of silkworm cocoon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国桑蚕产业重获优势的同时,受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上也发生着显著变化,出现了蚕桑主产区“东桑西移” 、“两广崛起”的新气象浙江等地逐步让位于广西、云南等西南省份。“十三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转产业同样进入发展“新常态”,桑蚕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增速放缓、产业利润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结构性改革演变成为国家以后桑蚕志东,2016)。面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新形势,有必要进一步科学总结的规律、分析其成因,科学判断未来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优化方向,制定相,提高茧桑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的系统研究,有以下方面的现实和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省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及其耦合协调性研究[J]. 祝明明,董莹,田玲玲,罗静.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2]新时期区域农业规划若干问题思考[J]. 罗其友,高明杰,张萌,刘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11)
[3]中国5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朱文洁,董朝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6(05)
[4]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优化布局研究[J]. 陈玉洁,张平宇,刘世薇,谭俊涛. 地理科学. 2016(09)
[5]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分析[J]. 杨桂元,吴青青. 统计与决策. 2016(16)
[6]湖南蚕桑产业的SWOT分析[J]. 肖建清,张建成. 蚕学通讯. 2016(02)
[7]2003—2013年中国粮食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研究[J]. 封志明,孙通,杨艳昭.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6)
[8]近50年气候驱动下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潜力时空演变分析[J]. 杜国明,张露洋,徐新良,王介勇. 地理研究. 2016(05)
[9]近30年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 刘珍环,杨鹏,吴文斌,李正国,游良志. 地理学报. 2016(05)
[10]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J]. 乐波灵,虞崇江,于永霞,黄红燕,祁广军. 广西蚕业. 2016(01)
博士论文
[1]我国水禽产业布局优化与发展的实证研究[D]. 闫建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中国农业大学 2013
[3]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D]. 张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郑春勇.南开大学 2012
[5]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田维波.西南大学 2012
[6]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刘忠远.武汉理工大学 2011
[7]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 王玄瑜.山东农业大学 2011
[8]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D]. 孙兰凤.新疆大学 2009
[9]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与比较优势研究[D]. 张大瑜.中国农业大学 2005
[10]辽宁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D]. 孙中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不同浸酸温度处理家蚕种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李志东.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中国蚕茧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周育仙.浙江大学 2014
[3]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 肖立新.广西大学 2011
[4]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 杜军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5]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系统[D]. 雪燕.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924110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0-2015年我国桑园面积Figure1-1TheareaofmulberryinChinafrom2000to2015.
图 1-2 2000-2015 年我国蚕茧产量Figure 1-2 Production of silkworm cocoon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在我国桑蚕产业重获优势的同时,受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桑蚕格局上也发生着显著变化,出现了蚕桑主产区“东桑西移” 、“两广崛起”的新气象,主产苏、浙江等地逐步让位于广西、云南等西南省份。“十三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桑蚕产业同样进入发展“新常态”,桑蚕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增速放缓、产业利润也出现的现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结构性改革演变成为国家以后桑蚕产业发(李志东,2016)。面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新形势,有必要进一步科学总结产业演变的规律、分析其成因,科学判断未来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优化方向,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提高茧桑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的系统研究,有以下方面的现实和理论价
图 1-2 2000-2015 年我国蚕茧产量Figure 1-2 Production of silkworm cocoon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国桑蚕产业重获优势的同时,受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上也发生着显著变化,出现了蚕桑主产区“东桑西移” 、“两广崛起”的新气象浙江等地逐步让位于广西、云南等西南省份。“十三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转产业同样进入发展“新常态”,桑蚕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增速放缓、产业利润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结构性改革演变成为国家以后桑蚕志东,2016)。面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新形势,有必要进一步科学总结的规律、分析其成因,科学判断未来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优化方向,制定相,提高茧桑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的系统研究,有以下方面的现实和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省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及其耦合协调性研究[J]. 祝明明,董莹,田玲玲,罗静.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2]新时期区域农业规划若干问题思考[J]. 罗其友,高明杰,张萌,刘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11)
[3]中国5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朱文洁,董朝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6(05)
[4]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优化布局研究[J]. 陈玉洁,张平宇,刘世薇,谭俊涛. 地理科学. 2016(09)
[5]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分析[J]. 杨桂元,吴青青. 统计与决策. 2016(16)
[6]湖南蚕桑产业的SWOT分析[J]. 肖建清,张建成. 蚕学通讯. 2016(02)
[7]2003—2013年中国粮食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研究[J]. 封志明,孙通,杨艳昭.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6)
[8]近50年气候驱动下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潜力时空演变分析[J]. 杜国明,张露洋,徐新良,王介勇. 地理研究. 2016(05)
[9]近30年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 刘珍环,杨鹏,吴文斌,李正国,游良志. 地理学报. 2016(05)
[10]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J]. 乐波灵,虞崇江,于永霞,黄红燕,祁广军. 广西蚕业. 2016(01)
博士论文
[1]我国水禽产业布局优化与发展的实证研究[D]. 闫建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中国农业大学 2013
[3]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D]. 张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郑春勇.南开大学 2012
[5]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田维波.西南大学 2012
[6]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刘忠远.武汉理工大学 2011
[7]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 王玄瑜.山东农业大学 2011
[8]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D]. 孙兰凤.新疆大学 2009
[9]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与比较优势研究[D]. 张大瑜.中国农业大学 2005
[10]辽宁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D]. 孙中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不同浸酸温度处理家蚕种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李志东.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中国蚕茧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周育仙.浙江大学 2014
[3]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 肖立新.广西大学 2011
[4]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 杜军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5]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系统[D]. 雪燕.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92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2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