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灾害感知生态位与应灾行为有效性研究 ——基于云南部分农户样本
发布时间:2020-12-19 21:10
长期以来,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农业自然灾害中,农户是最直接的受灾体,同时也是主要救灾体之一,农户的应灾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防灾减灾效率。而人的行为都受制于主观意识的影响,对灾害的感知能力属于人的一种主观意识,正确的感知灾害有助于农户积极采取应灾措施,是有效提高农户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微地域农户风险感知能力测评体系较为欠缺,同时也是感知研究中的一大难点;农户行为复杂多样,对各行为措施产生的效益大小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对农户风险感知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感知能力如何影响农户减灾行为有效度,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减灾效益。地处高原山地的云南,气候和地形复杂多样,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遭受多重自然灾害的打击,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云南省元谋县和彝良县部分村落农户为研究对象,开展农户灾害风险感知能力与应灾行为有效性的相关研究。首先,论文基于环境认知程序和地方理论构建了农户风险感知能力测评体系,引入生态位理论和模型对农户感知能力进行揭示和分析,提出了感知生态位的概念,并依据感知生态位的测算结果对各测评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出其...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样本区位图
调研农户基本情况
不同区域内样本感知生态位宽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有效性评价[J]. 孙立凡,史兴民,王露. 中国沙漠. 2018(02)
[2]民族村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模糊综合评价——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J]. 石朋,胡月,周儒,殷红梅.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05)
[3]地方感:人的意义何在?[J]. 段义孚,宋秀葵,陈金凤. 鄱阳湖学刊. 2017(04)
[4]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暴雨灾害游客风险感知测评——以秦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曾甜甜,王晓峰,李尧. 河南科学. 2017(05)
[5]高原山地农户旱灾应灾行为研究——以云南省南涧县为例[J]. 程怡萌,田敏,胡世亮,陈姣,成饶. 灾害学. 2016(04)
[6]南方稻区季节性干旱农户适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朱红根,康兰媛,周曙东.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9)
[7]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及趋向[J]. 苏飞,何超,黄建毅,国志兴. 灾害学. 2016(03)
[8]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意向——以甘南高原为例[J]. 赵雪雁,薛冰.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7)
[9]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以甘南高原为例[J]. 雒丽,赵雪雁,王亚茹,张钦,薛冰. 生态学报. 2017(02)
[10]生态位概念和内涵的发展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定位[J]. 彭文俊,王晓鸣.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D]. 李华强.西南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政府参与、农户风险感知与农业保险购买意愿[D]. 罗立.西南财经大学 2016
[2]云南小尺度旱灾灾情与农户风险感知研究[D]. 史潇芳.云南大学 2016
[3]云南山地农户旱灾风险态度与应灾行为响应的典型研究[D]. 李建兰.云南大学 2015
[4]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发展评价及策略研究[D]. 蔡光裕.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26583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样本区位图
调研农户基本情况
不同区域内样本感知生态位宽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有效性评价[J]. 孙立凡,史兴民,王露. 中国沙漠. 2018(02)
[2]民族村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模糊综合评价——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J]. 石朋,胡月,周儒,殷红梅.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05)
[3]地方感:人的意义何在?[J]. 段义孚,宋秀葵,陈金凤. 鄱阳湖学刊. 2017(04)
[4]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暴雨灾害游客风险感知测评——以秦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曾甜甜,王晓峰,李尧. 河南科学. 2017(05)
[5]高原山地农户旱灾应灾行为研究——以云南省南涧县为例[J]. 程怡萌,田敏,胡世亮,陈姣,成饶. 灾害学. 2016(04)
[6]南方稻区季节性干旱农户适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朱红根,康兰媛,周曙东.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9)
[7]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及趋向[J]. 苏飞,何超,黄建毅,国志兴. 灾害学. 2016(03)
[8]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意向——以甘南高原为例[J]. 赵雪雁,薛冰.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7)
[9]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以甘南高原为例[J]. 雒丽,赵雪雁,王亚茹,张钦,薛冰. 生态学报. 2017(02)
[10]生态位概念和内涵的发展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定位[J]. 彭文俊,王晓鸣.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D]. 李华强.西南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政府参与、农户风险感知与农业保险购买意愿[D]. 罗立.西南财经大学 2016
[2]云南小尺度旱灾灾情与农户风险感知研究[D]. 史潇芳.云南大学 2016
[3]云南山地农户旱灾风险态度与应灾行为响应的典型研究[D]. 李建兰.云南大学 2015
[4]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发展评价及策略研究[D]. 蔡光裕.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26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2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