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贫困的界定:国际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0-12-20 12:05
相对贫困的界定是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的逻辑起点,亦是相对贫困研究的基础问题。相对贫困最突出的特征是相对性和主观性,一是纳入比较的资源或维度,二是对资源或维度进行比较的标准,三是贫困与非贫困分界点的确定。欧洲福利国家主要以相对收入为贫困测量标准,美国采用绝对与相对相结合的差异性贫困标准,以墨西哥为代表的一些拉美国家则使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不论哪一种标准,都是由相应国家的政策传统、社会意识等因素共同建构出来的,在政策实践中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建构性为中国选择相对贫困的界定标准并制定切合实际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视角。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民众对脱贫可能性与政府施策的认知
在对收入差距的态度上,相较于美国人和墨西哥人,欧洲福利国家更认同收入应当更平等的观念。尽管在美国民众完全认同“收入应当更平等”和“收入差距拉大以发挥更好的激励作用”的比例不高,分别为5.8%和8.2%,但总体而言,更多的美国人倾向于认同应当发挥收入差距的激励作用,认同人数比例为60.2%(图2)。在对税收和失业补贴的理解上,欧洲福利国家、墨西哥和美国民众的看法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59.5%的英国民众、71.1%的德国民众都倾向于认同向富人征税是民主的基本特征,而56.4%的美国民众则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在失业补贴方面,有85.3%的德国民众倾向于认同失业补贴是民主的基本特征,而美国民众中只有48.8%的人认为失业补贴是民主的基本特征。墨西哥民众的意见则介于欧洲和美国之间(图3—图4)。
可见,各国民众对贫困的态度和对政府责任及相关措施的理解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欧洲人更关注收入不平等,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美国人更关注个人努力,对收入不平等的重视程度不如欧洲。除了收入和失业之外,拉丁美洲民众注重贫困的多维性,还担心教育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有85.6%的墨西哥民众非常担心无法给子女提供好的教育,巴西的比例为59.9%,德国和美国则分别只有12%和15.8%(1)。这与政府制定的贫困线和减贫措施有较强的一致性。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标准和减贫策略的选择。图4 民众对失业补贴的差异性态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脱贫攻坚到相对贫困治理:变化与创新[J]. 陆汉文,杨永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2]论相对贫困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之策[J]. 高强,孔祥智.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3]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J]. 孙久文,夏添.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4]德国“新贫困”问题研究[J]. 潘亚玲,杨阳.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9(03)
[5]较高标准贫困线的确定:世界银行和美英澳的实践及启示[J]. 程蹊,陈全功.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6)
[6]贫困线经典定义的百年演变:特质与内核[J]. 王荣党.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1)
[7]英国贫困线发展研究[J]. 董晓波,袁媛,杨立雄,王云美,李学林. 世界农业. 2016(09)
[8]多维视角下的拉美贫困及扶贫政策[J]. 吴孙沛璟,赵雪梅. 拉丁美洲研究. 2016(03)
[9]墨西哥土地制度改革成效评估:从贫困指数变化的视角[J]. 刘学东. 拉丁美洲研究. 2015(06)
[10]关于相对贫困的研究综述[J]. 同春芬,张浩.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8)
本文编号:2927834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民众对脱贫可能性与政府施策的认知
在对收入差距的态度上,相较于美国人和墨西哥人,欧洲福利国家更认同收入应当更平等的观念。尽管在美国民众完全认同“收入应当更平等”和“收入差距拉大以发挥更好的激励作用”的比例不高,分别为5.8%和8.2%,但总体而言,更多的美国人倾向于认同应当发挥收入差距的激励作用,认同人数比例为60.2%(图2)。在对税收和失业补贴的理解上,欧洲福利国家、墨西哥和美国民众的看法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59.5%的英国民众、71.1%的德国民众都倾向于认同向富人征税是民主的基本特征,而56.4%的美国民众则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在失业补贴方面,有85.3%的德国民众倾向于认同失业补贴是民主的基本特征,而美国民众中只有48.8%的人认为失业补贴是民主的基本特征。墨西哥民众的意见则介于欧洲和美国之间(图3—图4)。
可见,各国民众对贫困的态度和对政府责任及相关措施的理解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欧洲人更关注收入不平等,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美国人更关注个人努力,对收入不平等的重视程度不如欧洲。除了收入和失业之外,拉丁美洲民众注重贫困的多维性,还担心教育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有85.6%的墨西哥民众非常担心无法给子女提供好的教育,巴西的比例为59.9%,德国和美国则分别只有12%和15.8%(1)。这与政府制定的贫困线和减贫措施有较强的一致性。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标准和减贫策略的选择。图4 民众对失业补贴的差异性态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脱贫攻坚到相对贫困治理:变化与创新[J]. 陆汉文,杨永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2]论相对贫困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之策[J]. 高强,孔祥智.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3]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J]. 孙久文,夏添.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4]德国“新贫困”问题研究[J]. 潘亚玲,杨阳.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9(03)
[5]较高标准贫困线的确定:世界银行和美英澳的实践及启示[J]. 程蹊,陈全功.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6)
[6]贫困线经典定义的百年演变:特质与内核[J]. 王荣党.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1)
[7]英国贫困线发展研究[J]. 董晓波,袁媛,杨立雄,王云美,李学林. 世界农业. 2016(09)
[8]多维视角下的拉美贫困及扶贫政策[J]. 吴孙沛璟,赵雪梅. 拉丁美洲研究. 2016(03)
[9]墨西哥土地制度改革成效评估:从贫困指数变化的视角[J]. 刘学东. 拉丁美洲研究. 2015(06)
[10]关于相对贫困的研究综述[J]. 同春芬,张浩.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8)
本文编号:2927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2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