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典型江南山地丘陵区河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政策响应

发布时间:2020-12-26 04:40
  [目的]以地处山地丘陵区的江西省万年县境内的五条主要河流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丘陵山区河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为当地政府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等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福祉的协同提升。[方法]利用2000年、2009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特征。[结果]研究区内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一直是滩涂和其他用地,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来源为耕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200~300m分带。景观格局方面,万年县河岸带0~100m段人为扰动程度低,仍然发挥着河岸带生态廊道的作用;100~300m土地利用多样化,是受人为扰动最剧烈的部分。[结论]研究认为,生态保护政策在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开垦常年性河流主干道河岸带范围内的滩涂来实现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受到严格管控,山地丘陵区的特殊环境特征决定了在该类地区应探索其他的政策响应途径。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典型江南山地丘陵区河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政策响应


研究区域

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为了明晰研究时段内万年县河岸带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方向以及转移面积,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得出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矩阵,发现万年县2000—2018年两个时段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有所差异。图3 2000—2018年万年县河岸带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占比

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图2 2000—2018年万年县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现状由表4可知,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 2000—2009年万年县河岸带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46%,耕地、林地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域、滩涂和其他用地面积都有所减少。其中,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了5.39%,开发度为7.50%,其新增面积来源主要为耕地,有499.5hm2的耕地被开发为建设用地; 滩涂与其他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为-3.56和-2.42,两者耗减度均大于9%,主要输出去向为耕地; 林地动态度为0.1%,在6类地类中保持最低水平,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个变化可说明,在占补平衡政策下,被建设占用的耕地通过开发整理滩涂和其他用地得到补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J]. 张天柱,张凤荣,谢臻,黄敬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9)
[2]南方丘陵区新增耕地质量空间特征研究——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J]. 余慧敏,杨小平,郭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3]漓江河岸带不同水文环境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J]. 王静,王冬梅,任远,王斌.  生态学报. 2019(08)
[4]城市河岸带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研究[J]. 魏雯,李哲惠,黄贞珍.  生态环境学报. 2018(11)
[5]基于遥感和GIS的平原和山区贫困县农村耕地利用演变对比[J]. 谢臻,张凤荣,高阳,张天柱,张佰林,周建.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5)
[6]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J]. 张佰林,高江波,高阳,蔡为民,张凤荣.  地理学报. 2018(03)
[7]1990-2015年红碱淖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J]. 刘英,岳辉,王腾龙.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5)
[8]贫困山区农村衰落的特征及诊断——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J]. 冉逸箫,张凤荣,张佰林,周建,李超,谢臻.  资源科学. 2017(06)
[9]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J]. 黄金川,林浩曦,漆潇潇.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10]城市化地区河岸带植被特征及其与河岸硬度的关系——以晋江市为例[J]. 张昶,王成,孙睿霖,郄光发,梁冰晶,金佳莉,李喆靓.  生态学报. 2016(12)



本文编号:2939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39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