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互联网使用与农民相对贫困: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0-12-27 23:14
  基于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对贫困标准下我国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达12.9%,并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个体特征差异;互联网使用对低收入群体边际收入效应明显高于高收入群体,考虑内生性问题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教育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非农就业是互联网使用发挥减贫效应的传导机制。为此,提出了推动农村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改善农村居民信息博弈弱势地位;推进农村"互联网+教育"布局,提高农村居民教育可及性;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应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农村居民提供持续内生减贫动力等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电子政务. 2020年04期 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数据来源、变量设置及计量策略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设置
    (三)计量策略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与互联网使用分布特征
    (二)基准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三)内生性处理:工具变量模型
    (四)互联网对相对贫困影响的进一步检验:分位数回归模型
五、互联网使用对农民相对贫困作用机制分析
    (一)互联网使用-教育人力资本-相对贫困解释路径
    (二)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相对贫困解释路径
    (三)互联网使用-非农就业-相对贫困解释路径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脆弱性视阈下的农地流转减贫效应[J]. 左孝凡,陆继霞.  资源科学. 2020(02)
[2]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J]. 孙久文,夏添.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3]互联网与社会信任: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J]. 王伟同,周佳音.  财贸经济. 2019(10)
[4]互联网使用、技能异质性与劳动收入[J]. 李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J]. 孙伯驰,段志民.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9(09)
[6]互联网、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消费[J]. 温雪,吴定伟,潘明清.  消费经济. 2019(04)
[7]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非农就业[J]. 赵羚雅,向运华.  软科学. 2019(06)
[8]教育扶贫与社会分层:兼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J]. 史志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4)
[9]互联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事实的检验[J]. 贺娅萍,徐康宁.  经济经纬. 2019(02)
[10]我国互联网精准扶贫的现状、困境及出路——以龙驹镇农村淘宝为例[J]. 梁俊山,方严英.  电子政务. 2019(01)



本文编号:2942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42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