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邻里效应及其对农地流转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540户农户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0-12-30 00:52
  本文选取贵州省农户为调查对象,以3县3村为调查样本,以50米以内、100米以内以及小组内成员定义邻里,运用线性均值模型、logit模型等工具分析邻里效应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并将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区分为内生效应与外生效应。研究表明:(1)农地流转存在邻里效应,邻里效应显著影响了农地流转行为、农地流转契约选择、价格选择及方式选择等。(2)邻里距离越近对农户的选择行为影响越大。对于邻里效应的忽视,导致以往研究存在内生性偏差。(3)将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区分为内生效应与外生效应;其内生效应,即邻里的农地流转行为显著影响农户选择同样的行为;外生效应,即邻里的户主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土地数量、土地质量、劳动力状况等均对农户的选择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充分发挥资深成员、党员、村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等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土地整治相关项目,发挥小组的示范作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为政策启示所在。 

【文章来源】:农业技术经济.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邻里效应及其对农地流转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540户农户的调查


邻里效应影响的农地流转选择行为机理

散点图,邻里,农户,线性


问卷最为创新、任务量最为繁重的一点,不仅要问及农户所有地块的流转情况及特征,而且要在“91卫星”标注农户位置及地块位置。本文采取在“91卫星”中以农户为中心,以50米为半径范围定义为邻里;为了稳健性,又采取以农户为中心,以100米为半径范围定义为邻里。如图2所示,以50米为半径定义的邻里,农户与邻里的选择主要位于第一、第三象限,R-squared=0.6901、Adj R-squared=0.6896,也就是说农户的转入、转出行为与邻里的转入、转出行为趋于相似,即邻里选择转入(或转出或未流转)行为,农户也倾向于选择转入(或转出或未流转)行为;以100米为半径定义的邻里,R-squared=0.6164、Adj R-squared=0.6156,农户与邻里的选择依旧主要位于第一、第三象限,说明农户的选择与邻里的选择趋于一致,且线性拟合值及校正后的线性拟合值均处于递减状态,说明距离越近的邻里对农户的影响越大。2.农地流转契约选择中的邻里效应。


本文编号:2946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46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